閱讀歷史 |

第95章 無解的死迴圈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上,在送完常遇春和他手下的三萬大軍出征之後,楊少峰楊大知縣就回到了縣衙,什麼養雞場養豬場畜牧場還有挖湖修渠之類的事兒也全都拋諸於腦後。

對於現在的寧陽縣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翻土犁地,等土地平整好後,就可以利用大豆固肥之後的土地播種冬小麥。

而大知縣的職責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隨機巡視每一個村莊,對每一個村莊的百姓宣講老老實實耕種的重要性,勸說百姓不要懈怠,更不能關撲遊戲。

當然,這個工作強度對於楊大知縣而言並不算大,畢竟寧陽縣只有八社十六閭,只要花個十來天的時間就能完成勸課農桑的指標。

對於楊大縣知自身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想辦法解決掉修路的材料問題。

楊少峰承認自己之前還是想得簡單了。

當初在決定要修路的時候,楊少峰曾經想過生土,熟土,石板,青磚,水泥或者說混凝土,還有瀝青等諸多材料。

其中生土和石板路是最早被楊大知縣放棄的,青磚路也因為沒有磚窯而被放棄,水泥和瀝青因為技術水平也先後因為無法生產等原因而被放棄,最後沒辦法了才選擇熟土做為材料。

但是真到開始挖好地基並且開始篩土炒土了,楊少峰楊大知縣才悲哀的發現,要是按照秦直道的標準用熟土修路,寧陽縣通往兗州府的直道怕不是要拖到猴年馬月才能修通。

至於說增加人手……

且不說寧陽縣本身還有秋播、開荒、挖湖、修渠等等一大堆需要用到人手的地方,根本抽調不出多少人來修路,就算是能,也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篩土、蒸土或者炒土、鋪路、夯土這幾道工序,偏偏這幾道工序隨便哪個都要用到大量的人手。

人手不足,就弄不出來足夠的熟土,修路的進度就會慢。

路修的慢,寧陽縣的發展就快不起來,外來的丁口數量增長就快不起來,以後還是會缺人手。

等於是一個無解的死迴圈。

無奈之下,楊大知縣也也只能琢磨著更換修路的材料,好以此來加快修路的進度,同時儘量降低修路對人力的依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