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1章 整治嗎嘍的手段 (第1/2頁)

加入書籤

遷移百姓,這四個字從來都是說起來簡單,可是真到了實際上的遷移工作當中,遷移百姓卻能令很多官老爺們頭疼的想死。

比如最簡單的衣食住行這四個字,遷移百姓的過程當中就牽扯到了食、住、行三個。

如果挑選的時機不對,遷移的距離又遠了些,這四個字就會全部牽扯進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假如十月份的時候從山東往東北遷移——山東過冬的衣物能不能抗得住東北的嚴寒?百姓一路上吃什麼?晚上的時候住在哪裡避寒?一天要走多少路?

這還僅僅只是遷移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不解決掉這四個問題,所謂的遷移百姓就是個笑話。

可是,即便解決了這四個問題,遷移百姓也依然要面對極大的困難。

還是衣、食、住、行四個字,只不過變成了食、住。

畢竟百姓們在能夠活下去的時候是不會考慮遷移的,只要是考慮遷移的,就說明百姓快要活不下去了,所以那些主動遷移的百姓就不可能有太多的糧食。

那麼問題來了:百姓到達遷移的目的地之後要吃什麼?

即便百姓在遷移的時候攜帶了糧食,可是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剩下的糧食是否還能支撐到來年秋收?

這還是建立在遷移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意外和危險,百姓能夠在遷移到目的地之後馬上就能分到土地,分完地馬上就能耕種的前提條件下。

住也是一樣。

不遷移,百姓哪怕是有個茅草屋也能勉強住下去,可是遷移到目的地之後,百姓的手裡是否還有錢買房子?

如果沒錢買房子,那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搭建房屋嗎?

正是因為這些亂七八糟的因素疊加在一起,所以中原堂口的百姓們在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根本就不會願意遷移。

這也是為什麼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常務副皇帝朱標同學在明知山東人煙稀少,而山西丁口數量又太多的情況下,還是沒有直接從山西往山東遷移百姓的原因。

而對於地方官府的官老爺們而言,他們其實也不太願意接收外來的移民,畢竟接收遷移過來的百姓就意味著要替他們考慮衣食住行,同樣還要考慮到移民與本地百姓之間的關係。

更關鍵的是,誰知道遷移到自己治下的百姓都是些什麼樣的人?萬一其中有幾個“程達尤金”,又或者有幾個“及時雨”、“玉麒麟”一般的人物,那自己這個官老爺還要不要做了?

像楊少峰這種上趕著願意接收移民的知縣大老爺,可能整個大明朝都找不出來第二個。

當然,楊少峰楊大知縣也不是完全不在意這些遷移過來的百姓的成分,只是楊大知縣自認為有足夠的辦法能讓這些百姓穩定下來。

瞧瞧趙良趙縣丞送過來的這些百姓吧……只是看他們身上穿著的破爛衣裳,再加上背上和地上的一大堆破布包袱,就足以判斷出他們根本就沒有存糧,更不可能有錢去買房屋宅院。

所以,楊大知縣的解決辦法就是先讓他們背上租房的租金,背上買房的壓力,然後再讓他們看到買房的希望,讓他們看到分地之後的希望,讓他們每天都在滿滿登登的勞作當中度過,讓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事情。

包括一開始告誡他們不許關撲勾當,包括鞭笞二十等刑罰,同樣也是一種威懾。

反正都是馬牛,自己當年是怎麼被房貸車貸還有家庭所束縛的,現在完全可以把這些套路換個面板,不怕這些大明時代的嗎嘍們不老實。

而且他們還得念著自己這個大老爺的好,甚至有可能跪下來高呼青天大老爺。

嗯,社學的事情差不多要提上日程了,就是學區房的事兒還得等等。

果不其然,正當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