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2章 楊知縣的龐大計劃和現成的大冤種 (第1/2頁)

加入書籤

王瓊笑了笑,說道:“用這麼大的一個湖養魚,大小是夠了,也確實能養挺多魚,但是魚兒多了就需要餵食,敢問楊知縣,你那湖裡可有什麼水草之類的東西?”

“下官之前可是看過的,從湖底到邊緣的位置可都沒有什麼水草,要想讓水草自己生長出來,還不知道要多長時間,在此之前,楊知縣打算讓魚兒先餓著?”

“而且湖裡灌水之後,一開始必然是又黃又髒,魚兒放進去必死,這麼大的一個湖,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時間,湖水可清不下來。”

聽到王瓊的擔心,楊少峰卻是笑了笑,說道:“本官當然沒種什麼水草,不過,養雞場裡卻有的是雞糞,只要發酵過後就能拿來餵魚,而且本官還打算在湖邊種一些蘆葦和蓮藕,不僅魚兒也能吃這些東西,蘆葦和蓮藕的莖葉還能拿來造紙。”

“而且王舍人可以放心,本官也不是打算一開始就養魚。”

“本官想的是等水清下來之後,而且要等乾旱過去之後再開始養魚。”

身為一個合格的釣魚佬,雖然楊少峰不一定釣過多少魚,但是卻很清楚魚兒喜歡吃什麼,也清楚魚兒最喜歡的生長環境,包括各個品種的魚所喜歡的水層。

更重要的是,這麼大的一個人工湖,如果單純的只是用來防旱未免有些可惜,就算是再加上養魚也是同樣屬於浪費資源。

按照楊少峰楊大知縣的規劃,等乾旱過去之後就會讓人在湖邊種一些蘆葦和蓮藕,以後就能利用蘆葦和蓮藕的莖葉想辦法造紙。

這也是楊少峰楊大知縣最為看重的一點。

紙啊,尤其是衛生紙。

他孃的,就因為紙是一個稀罕物,以至於楊少峰楊大知縣也不得不使用廁籌來解決問題。

經常使用廁籌的都知道,那破玩意兒很容易造成菊部地區有血,楊少峰楊大知縣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因為使用廁籌而菊部地區有血,早就巴不得弄個造紙工坊出來。

而且造紙也不單單只是為了衛生紙,同時還因為楊少峰楊大知縣的另外一個謀劃。

眾所周知,大明初期很缺官員,或者說很缺少讀書識字的人。

比如寧陽縣,整個縣城就一個楊少峰楊大知縣識字,很多事情都找不到一個可以幫忙的佐貳官。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有大量的讀書人才行,而想大量培養讀書識字的人,就必須得有學堂,有足夠的書籍教材,還得能足夠量的紙張讓學生練習寫字。

那麼問題來了:紙呢?

大明朝不是沒有紙,但是能夠用來印刷書籍的紙都是稀罕物,價格根本不是平民百姓能用的起的,印刷出來的書籍更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

要不然的話,朱標也不會提議賞賜給楊少峰一套四書五經。

所以,楊少峰楊大知縣在一開始想到挖人工湖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利用人工湖種植蘆葦和蓮藕之類的玩意兒,然後再利用蘆葦和蓮藕的莖葉來造紙。

或者說,楊少峰楊大知縣的規劃有點兒複雜。

第一步,先想辦法搞一個造紙工坊,造出來的紙要分兩種,一種是廁紙,另一種是印刷紙。

第二步,搞一個印刷工坊印書。

第三步,開辦學堂,紙坊的紙經過印刷工坊印刷成書,由縣衙花錢購買之後供學堂使用,其中學堂又要分為幼兒園和小學級別的社學,中學級別的縣學。

第四步,把縣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抓到縣衙裡當牛馬使喚,讓楊大知縣能夠輕輕鬆鬆混日子。

這四步規劃,需要以年為單位進行。

不過沒關係,反正楊少峰楊大知縣還年輕,有的是時間慢慢推進這四步規劃,而且旁邊就有一個現成的大冤種可以利用——只要不把最後一步計劃告訴他,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