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5章 府試(二) (第2/2頁)

加入書籤

般作詩他都要想好久,他決定放在後面一點。連題目都沒怎麼細看。

繼續開始寫他的墨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蘇辰安凝思片刻,而後提筆落墨,其字如龍蛇舞動,力透紙背。只見紙上寫道:

“君子博採眾家之文,廣納四海之識,以文潤心,以學養德。

復以禮為綱,約己束行,循禮而進,不逾矩,不妄為。

如此,方能心有定錨,行有方向,不偏離正道,不悖於天理。

蓋博學以啟智,約禮以修身,二者相輔相成,乃成君子之風範,可保一生行於正軌,不陷迷途。”

其答語精妙絕倫,盡顯對經典之深刻領悟與熟稔運用。

蘇辰安閱讀理解這一塊真的就沒輸過,再加上這輩子看的書可一點都不少。

自認為他答的還不錯,蘇辰安有些滿意。

看著又一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蘇辰安略作沉吟,墨筆揮灑如飛。

書曰:“學乃汲取知識之途,如清泉入池,滋養心靈。

然學而不思,則如入寶山而空手歸,知識雖入腦海,卻未加琢磨,難以化為己用,終致迷茫而無所適從。

思乃探索真理之徑,如鑿石取火,點亮智慧。

然思而不學,則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空想雖多,卻缺乏根基,難以觸及真理,徒留疑惑而無所得。

故學與思當並駕齊驅,學以啟思,思以促學,相互為用,方能破迷惘之障,解疑惑之圍,達智慧之境。”

墨義之試,考校的不僅是記憶,更是對經典的理解與感悟。

蘇辰安或奮筆疾書,或沉思默想,不知不覺就已經 來到了作詩賦一篇。

且看此題:“‘幽篁’為何物?

蘇辰安看到這題目腦子一懵,莫衷一是。

或曰乃幽深之洞穴,黑暗靜謐,神秘莫測。

然細思之,洞穴雖幽,卻無‘篁’之雅韻。

又或者,為僻靜之山谷,空靈清幽,遠離塵囂。

但山谷廣袤,少了那一份精緻之美。更有甚者,猜其為古老之城堡,肅穆莊嚴,充滿故事。可城堡何來‘幽篁’之靈動?”

蘇辰安覺得肯定沒有那麼複雜,也沒有那麼簡單,而且他總覺得這個名字好像有一點點的熟悉。

他記得上輩子他阿爺帶他去拜訪一個。國畫大師,也算是國畫界的老前輩。

對方一生以畫竹出名,對方的宅子的各個角落都有各種各樣的竹子景色。

他彷彿記得,幽篁在這裡是有個出處的,思緒不知不覺就回到了上輩子的場景。

嘴裡也是不知不覺就把那一句詩唸了出來,

王維《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蘇辰安雙眼一亮,好傢伙這麼冷門偏僻,總算是讓他想起來了。

“‘幽篁’乃幽深之竹林。竹影搖曳,翠色慾滴,靜謐之中蘊含無限生機。

微風拂過,竹葉沙沙作響,似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置身幽篁,彷彿遠離塵世喧囂,心靈得以沉靜,思緒得以放飛。

那挺拔之竹,猶如君子之風範,剛正不阿,堅韌不拔。這便是‘幽篁’,一片充滿詩意與哲理的自然之境。”

蘇辰安既然已經明白了題意,那麼接下來想要作一手好詩,只能讓他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的摳出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