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章 考校 (第2/2頁)

加入書籤

是多。

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果然還是要出來見見世面。

不然一直待在他們那個小山村裡,自我感覺良好。

結果上了考場才發現,人生處處都是天才和平庸。

“不錯,不錯,那張伯伯就要開始提問了,你倆可要好好回答。可不能丟了你們阿爺的名頭。”

兩個小子,齊齊點頭,一臉求知若渴的望向張夫子。

且聽此句:‘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張夫子的話音一落,蘇辰安心中有種果然如此的錯覺。

畢竟,《大學》,當中最常提起的也是最經典的一段。

只見那個自稱為哥哥的孩童率先回答,簡直就是連思考都不用多麼雕琢。

沈歲寧恭敬地作揖後開口道:

“張伯伯,歲寧以為,所謂‘物格而後知至’,乃是要我們對世間萬物進行深入探究。

如探究自然之理,明白四季更替、萬物生長之規律;探究人事,懂得善惡因果、人情冷暖之緣由。

透過這等格物,我們方能積累豐富之知識與經驗,此乃知至。

知至而後意誠,當我們擁有了深刻的認知,便會明白哪些是該堅守的正道,心無雜念,意念真誠而不欺。

此真誠之意念能使我們摒棄私慾與妄念,從而達到心正。

心正,則能不被偏私、貪婪等不良之心所左右。

我們以公正、善良、寬厚之心待人處事,時刻審視自身行為,此即為身修。

身修者,其品德高尚,可為家人之表率。

以自身之言行影響家人,使家庭和睦,長幼有序,此乃家齊。

家齊之後,若眾人皆能將齊家之理推及於鄉鄰、邦國,以仁愛之心治理一方,使百姓安居樂業,便能成就國治。

國治而天下平,當各國皆能政通人和、國泰民安,以禮相待,互助互愛,摒棄戰亂與紛爭,那整個天下便會進入和諧太平之境。”

沈歲寧回答完後,張夫子閉著眼睛摸了摸鬍鬚,一臉愜意。

“不錯,不錯,沒有丟你們阿爺的臉,回答的透徹,看樣子這本書你們掌握透了。”

此刻張明軒湊到蘇辰安旁邊,“二師弟,對手恐怖如斯,恐怖如斯吶!”

蘇辰安有眼睛,有耳朵,會聽會看,對方厲不厲害,簡直,妖孽。

所以對張明軒的說法那當然是不置可否,沒看他們四個人坐在一旁有一種弱小又無助的錯覺。

張夫子還有意無意的把眼神瞥向這邊,估計也是想讓他們看看,這真正的天才,人家的水平。

可惜打擊還沒有結束,大的雖然已經把自己的想法講解出來。

小的則是睜著一雙天真又無辜的大眼睛,開始了他那種碾壓式的打擊。

“張伯伯,歲安亦有感悟。格物需窮其根本,不可淺嘗輒止。

就如讀書,不能只觀其表,而要深究其內涵與意義。

如此積累知識,可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達到通透之境,此為知至。

意誠則需我們對自己誠實,不掩飾過錯與不足。

心正便是讓內心如澄澈之水,無一絲渾濁。身修在於剋制自身不良習性,培養君子之德。

而齊家,不僅要使家庭物質富足,更要注重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品德培養。

一個和諧的家庭可孕育出有責任感、有擔當的成員,他們走向社會,便能為國家之治理貢獻力量。

當各國都有賢能之士以仁義治國,相互尊重各自之文化與傳統,那天下大同之景象便不再遙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