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6章 沈家大院風雲再起:糧倉滿溢與牲口交易的雙重博弈 (第2/3頁)

加入書籤

自遙遠瑞士的交通工具,在此時的大明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尚屬未知。沈槯深知其構造簡單、效率高,尤其適合在雪地中快速移動,遂決定將其引入軍中,作為撤退的利器。

在呂六等親兵的協助下,沈槯親自設計並製作了第一架雪橇的原型。這架雪橇以十二根精心挑選的木材為框架,構建成一個穩固的立方體結構,底部特製的弧形設計有效減少了雪地中的阻力。頂部密佈的小木條柵格,既便於搭載人員又可固定物資,展現了沈槯卓越的創造力與實用主義精神。

當沈槯首次展示並測試這架馬拉雪橇時,周圍計程車兵們無不驚奇萬分。隨著棗紅馬的一聲長嘶,雪橇在雪地上輕盈滑行,其速度與穩定性令人歎為觀止。大鬍子、刀疤臉等將領紛紛爬上雪橇體驗,他們的驚訝與讚歎聲此起彼伏,對沈槯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將軍真乃神人也!”唐勝與張和尚的欽佩之情溢於言表,“這等奇思妙想,我等望塵莫及。”

沈槯見狀,心中略感欣慰,隨即下達命令:“即刻組織人手,上山伐木,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製作出五百架雪橇。有了它們,我們便能迅速穿越茫茫雪原,安全返回大同。”

隨著沈槯的號召,士兵們紛紛響應,迅速投入到緊張而有序的工作中。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場前所未有的創新與實踐正在悄然展開,沈槯與他的軍隊,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篇章。

沈楁與甄士道剛踏入沈家大院的門檻,一陣寒風似乎也被這府邸的莊嚴所震懾,悄然收斂了幾分。柱子,那個總是笑眯眯的門房小廝,早已等候多時,一臉焦急地迎上前來,嘴裡唸叨著:“大爺,甄先生,您們可算是回來了!這陣子,張公公的到訪頻繁得幾乎要把咱王府的門檻都給磨平了,我這心裡頭啊,是七上八下的。”

沈楁聞言,與甄士道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兩人心中皆明瞭,這張子安定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畢竟,山西之地,除去王家,便是趙、李、楊、葉、何五大家族財力雄厚,可他們早在一個月前便聯手將王家在山西的商號盡數收入囊中。如今,整個山西,唯有王家能一口吞下張子安手中的那批牛羊牲口,但沈槯的叮囑猶在耳畔——價格必須壓至半價以下,故而,沈楁與甄士道不得不施展一番計謀。

二人北赴通州,一為避張子安之鋒芒,二則為落實沈槯交代的購糧任務。崇禎十五年,糧價飛漲,即便是北五省也面臨著嚴重的糧食短缺,他們幾乎將通州城的糧倉搬空,才勉強湊得五萬石糧食,耗資十萬兩白銀,而這僅僅是開始。

此刻,沈楁剛踏入家門,尚未及享受片刻安寧,張子安便聞風而至。沈楁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吩咐柱子引路,自己則匆匆整理衣冠,趕往客廳。見面之際,沈楁笑容可掬,拱手道:“哎呀,張公公大駕光臨,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啊!”

張子安亦是回禮,言語間不乏恭維:“王老爺客氣了,您是山西首屈一指的人物,又是駙馬爺的兄長,自然當得起這份榮耀。”

沈楁連忙謙遜道:“哪裡哪裡,王家不過是仰仗公公與大同府的諸位大人提攜,方能勉強維持生計。”

一番寒暄過後,張子安話鋒一轉,試探性地問道:“王老爺這些日子似乎頗為忙碌?”

沈楁早有準備,笑道:“公公明鑑,近來北五省天災連連,王家世代經營的絲綢茶葉等生意受損嚴重,不得已之下,我只能變賣家產,前往通州採購了些許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張子安聞言,心頭一緊,連忙追問:“些許糧食?敢問王老爺所言幾何?”

沈楁故作神秘,伸出五指,張子安先是一喜,以為僅是五千石,隨即又聽沈楁搖頭,心中不免忐忑,直至沈楁最終確認是五十萬石時,他幾乎要跳起來,臉色瞬間陰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