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1章 建奴大營決策夜:退兵之議與未來的抉擇 (第2/2頁)

加入書籤

兩黃旗的精銳也折損了千餘勇士。”此言一出,帳內頓時譁然,眾貴胄面露驚愕,他們雖已料到傷亡不輕,卻未料到竟會如此慘烈。

阿濟格與阿巴泰的輕率之言,更是讓多爾袞眉頭緊鎖。他們未能理解,此次損失的不僅僅是數字上計程車兵,更是建奴未來戰略的重要支柱。漢軍八旗與蒙古八旗的削弱,不僅難以透過簡單的補充來恢復,更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動搖建奴的根基。

多爾袞深知,蒙古人的忠誠並非堅不可摧,他們只是暫時臣服於大清,若感受到被利用或削弱,很可能倒戈相向。這樣的風險,他絕不能承受。因此,退兵之念已在他心中悄然生根,但他也明白,此言一出,必將承擔起進攻大同失利的重責。

於是,他巧妙地藉助多鐸之口,將退兵的意圖隱晦地傳達給眾人。“多鐸所言極是,”多爾袞接過話頭,語氣中透露出幾分無奈與深謀遠慮,“今日我們尚可依靠漢軍八旗與蒙古八旗之力,但未來若此二軍盡失,僅憑我八旗精銳,又何以應對中原的廣袤與明軍的頑強?我們需深思熟慮,不可因小失大。”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陷入了沉思。眾貴胄開始意識到,繼續強攻大同,不僅可能無法達成預期目標,更可能將建奴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於是,退兵之議逐漸在眾人心中生根發芽,成為了一種共識。

多爾袞望著帳內逐漸凝聚的共識,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已經成功地將退兵的念頭植入了眾人心中,而無需親自承擔那份沉重的責任。這場八旗共議,雖然未能直接決定大同的命運,但卻為建奴的未來之路指明瞭方向。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