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章 古代婚俗 (第2/3頁)

加入書籤

跟隨著說制度不好了?那西式婚禮的進步性在哪,你給講講?

古人婚禮講究三書六禮、明媒正娶,那麼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三書是結婚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文書,為古代是聘書、禮書、迎書,六禮是從求婚至完婚的整個過程。只有經過這些程式迎娶,才是明媒正娶,才是正妻。

聘書:就是訂親之文書,在納吉(雙方訂立婚約)時,男方交予女方的書柬。

禮書:在過大禮時所用的文書,列明過大禮的物品與數量。

迎書:即迎娶新娘的文書。是親迎新娘過門時,男方送給女方的文書。

六禮即:

納采:當兒女婚嫁時,由男方家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方家提親。男方家在納采時,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方家;女方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方家的情況。

問名:即在女方家長接納提親後,女方家將女兒的年庚八字帶返男方家,以使男女門當戶對和後卜吉兇。

納吉:當接收庚帖後,便會將庚帖置於神前或祖先案上請示吉凶,以肯定雙方年庚八字沒有相沖相剋。當得知雙方並沒有相沖相剋之徵象後,婚事已初步議定。

納徵:即男方家把聘書和禮書送到女方家。在大婚前一個月至兩週,男方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須是全福之人)約同媒人,帶備聘金、禮金及聘禮到女方方家中;此時,女方家需回禮。

請期:即男方家擇定合婚的良辰吉日,並徵求女方家的同意。

親迎:在結婚吉日,穿著禮服的新郎會偕同媒人、親友親自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在到女家前需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禮,之後才用花轎將新娘接到男方家。

在男方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儀式後便送入洞房。

與前世的婚嫁習俗相比,婚姻嫁娶中的彩禮是現代多數人關注的焦點。

人們討論最多的是這家彩禮多少?這家陪嫁有沒有?這家男方娶親擺的流水席夠不夠排場?眾人大都沉迷於物質,進而忽視了古代結婚時那蘊含美好願景的樸素之物。

在明朝及明代以前,彩禮因各個朝代習俗、規定不一而不同。

首先明確一點,男方家給予多少彩禮,女方家回禮時基本上男方彩禮的兩倍以上(這一部分是女方個人財產,男方不能動),甚至更多。

古代那些窮苦人家出不起嫁妝的女兒只能當妾,妾的地位十分低下,丈夫與正妻可以隨意買賣,有時候還會被安排陪客人過夜。

在一些朝代,甚至有不少歷史上的名人為了女兒的陪嫁嫁妝豐厚一些,轉而賣掉家中良田。

相較於現代的部分婚禮習俗,那些沒有陪嫁與嫁妝反而索取大量彩禮的行為與古人將女兒賣為妾室的做法有何差別?

此外,如若是女方家陪嫁的嫁妝較少,也會被旁人稱作是“賣女兒”。

有人天天掛在嘴上說學習學習,不知道學了什麼?總有一些人被西方文化帶偏而不自知,自以為聰明。

前世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重金娶親,娶的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轎,抬的是大家閨秀;明媒正娶,娶的是賢良淑德;三媒六聘,聘的是知書達理。

敢問?你家姑娘佔哪樣?

大半的女人怕是一樣都佔不了。

古代的一些文化習俗確實是不太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這部分應當被放置一邊。但是,那些博大精深的文化與著作,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學習呢?

前世,我國的鄰居韓國、日本、越南多次將我國的古文化、中醫、部分歷史直接抄襲、盜用,宣稱是其本國的歷史。而我國一部分國人則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國人那麻木、無知、愚昧、毫無信仰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