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59章 四面楚歌【感謝「珈零」的盟主】 (第3/11頁)

加入書籤

便是如此!

夏琮幾人無一不是心服口服,恨不得跟著歸降的敵軍一樣五體投體。

只不過,即便他們一直跟在將軍身邊,也做不到完全理解其中的法門。

相對而言。

路書華幾人親身體會過四渡洪澤河的震撼,情緒上的波動相對而言要小很多,但他們不是不震驚,只是震驚到有些麻木罷了。

「降的是不是太快了?」

謝思述騎馬追上來:「大人,很多地方都沒有留多少看管降卒,會不會根基不穩?」

「快麼?」

陳三石反問。

一點都不快。

這才是正常的!

首先,不是所有的兵卒,都跟他手下鄱陽的弟兄一樣有【陷陣死志】,絕大多數人守城只不過是因為無路可退,這就叫做守城的寧死不屈之勢。

可當大盛釋放降卒招搖過市之後,這股守城之勢立馬就破掉大半。

緊接著,就是每到一處開倉放糧,得到百姓的擁護,在百姓不幫忙的情況下,守城的難度就會倍增,更別說有些地方因為打仗,徵糧食實在太多,百姓餓肚子,一聽到大盛官兵要來,直接就造反。

最後。

很多城池裡不光有外地的營兵,也有很多當地的駐軍,這兩者本來就不是一條心。

對於外地兵來說,就算打輸也不用承擔任何後果,甚至可以放下兵器回家過節,就跟沒來過一樣。

對於當地駐軍來說,就算開城,他們的家眷也會安然無恙。

輸贏都一樣,為什麼要拼命?

有時候兩者發生矛盾,另一方就會製造內亂。

種種相加之下,根本就沒有不投降的理由。

至於謝思述擔憂的,招降的太快會不會導致不穩,就更加是杞人憂天。

主動歸降和陷入包圍被迫投降是兩個概念。

開城之後。

城裡的守軍是可以自行離開。

這些陣卒人微言輕,再加上人數太多,就算逃回慶國境內也是法不責眾,不會拿他們怎麼樣。

但是下令開啟城門的將領呢?

他們真的,敢回去嗎?

回去以後,慶國還敢再用他們嗎?

既然回去沒有前途,搞不好戰後還要遭到清算,將領們真的會回去嗎?

不會!

不僅不會,他們後面還要儘可能的反過來幫大盛鎮守城池!

很簡單的道理,降一次或許可以是無奈之舉,但沒有人會容忍反叛兩次的將軍!

就如同當初在明州。

董安麾下的副將李天成等人,明面上沒有懲罰,可實際上他們現在人在什麼地方,又有誰知道?

更別說,還有類似於李知縣的底層官員,他們會是大盛朝最瘋狂的擁躉!

「全軍休整一夜!」

陳三石下達命令。

他進城以後,以巡視為藉口,騎著千尋到處逛了逛,最後在一座送子觀音廟裡,找到幾名偽裝成和尚的香神教徒。

當天夜裡,他就再次潛伏回來,把幾名教徒悄無聲息地殺掉,然後用玄珠取走香爐當中的香火玄氣。

每次進城,他都會找一下。

萊州境內最多的,就是送子觀音廟,香火十分鼎盛,當地老百姓說十分靈驗,懷不上孕的女子只要一去,沒過多久準懷上。

至於原因嘛……

在菩薩像的後面,有一條密道通往地下,那裡有一張床,每天夜裡床邊都會有七八個大和尚……

香神教的花活,是真的多。

為了誆騙香火,什麼手段都用得出來。

陳三石找了處荒廢的宅子,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