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8章 改制。 (第2/3頁)

加入書籤

內務府三品紅頂皇商,風光無限,令鄭拓與蕭庸二人豔羨不已。

昔日共助新軍,今朝境遇迥異,趙爽何以入仕,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而今,機遇終至蕭庸。

“朕欲卿籌建工坊數處。”

朱由校見蕭庸應允,並不意外,此等趨炎附勢之徒,比比皆是。

遂命小太監筆錄,詳述製衣廠之規劃。

蕭庸雖未親歷商海巨浪,卻也耳濡目染,知托拉斯模式之精髓,即從源頭至終端,一手掌控。

此番受命,自是信心滿滿,誓要不負聖望。

\"打造產品,一企獨攬全鏈,成本降至極致,令人咋舌。'

非單一工廠之建,乃織染裁一體化佈局,各工序精細分工,如絲繅專繅,線織專織,井然有序。'

蕭庸於御前聆聽,皇帝妙論流水線作業,目瞪口呆。

'陛下宏圖,規模不巨難以盈利。

' 蕭庸蹙眉,謹慎進言,'微臣小廠,恐難聚眾工。'

皇帝笑飲香茗,豪氣干雲:'人不足則招,銀十萬予你,廠務必興。

軍需衣物,皆繫於你。'

蕭庸聞銀不私,即拱手應承。

彼時,寶泉局內,趙晗怒目如炬,質問小吏銀幣兌盡之謎。

'民間藏銀幾何,竟致此搶兌盛況?'

趙晗困惑,思忖萬千。

'日兌三萬,三月累計逾百萬,京城百萬民,人手數銀有餘,況有官俸、國用流出,何以致此?'

小吏揭秘,賦稅改革,銀幣銅錢替實糧,鄉間亦現兌銀熱潮,火耗暗生。

趙晗敏銳察覺立功之機,遣長隨細查火耗詳情,自身則伏案疾書奏章,遵新制,詳述時地人,留白待查。

巡視之餘,趙晗深感寶泉局差事之艱,防貪反腐,任重道遠。

而董應舉亦攜奏入朝,頌揚太祖輕稅之德,直指轉運弊端,建議鄉官專責。'

賦稅押解,巡檢局當仁不讓。'

\"賦稅押解之重任,便交由巡檢局執掌吧。\" 朱由校輕撫下頜,沉吟片刻後言道。

昔日,衛所軍兵肩扛賦稅之重,每年約有十二萬眾,專司此職。

而今,流程繁複:鄉官收稅後,遞送至縣城,再由巡檢局與衙役接力,穿越州縣,直至省治所,最終匯聚京城。

\"愛卿已洞悉朕意。\"

朱由校簡述構想後,話鋒一轉,\"然,當務之急,順天府各縣賦稅,直由順天巡檢局統攬押送。\"

董應舉聞言,頷首以示贊同。

\"另有一事,朕久欲言之。\"

朱由校放下茶盞,目光如炬,\"地方截留賦稅,實為弊政,今當革除。順天府賦稅,地方留三,七成上繳國庫,以充國帑。\"

董應舉聞言,面露驚色,此舉無異於觸動地方財權之根本。

大明與趙宋,制度迥異,趙宋強幹弱枝,賦稅盡歸中央,地方貧弱,民亂頻仍。

而我大明,太祖高瞻遠矚,留財於地,以固根本,然監督之難,亦隨之而生。

\"七成上繳,恐有未便之處?\"

董應舉小心翼翼問道。

朱由校未直接回應,反言京城貪腐難絕,地方更是鞭長莫及,稅額、預算,皆成謎團。\"

朕如盲人摸象,地方實情,難以洞悉。\"

他嘆息道,\"以順天府為試,觀其後效。\"

\"臣領旨。\" 董應舉應聲。

\"創業維艱,守成更不易。\"

朱由校望著董應舉,感慨萬分,\"大明二百餘載,沉痾待除,任重道遠。\"

他引用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