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8章 背鍋。 (第3/3頁)

加入書籤

表。

無現代化器械之助,土木之工,效率難言高效。

所幸,人力之充沛,尚可彌補一二。

\"且問,寶泉局日鑄銀幣幾何?\" 王末將退之際,朱由校忽憶此事,隨口問道。

\"此事非奴婢所掌,乃楊成秀大人之責。\" 王末一愣,躬身答道。

\"你去吧。\" 朱由校揮手示意,不再多言。

與此同時,畢自嚴亦心繫銀幣之事,再訪寶泉局。

\"畢大人頻臨,真是勤勉。\" 趙涵苦笑,兩月間身形已顯消瘦,迎客入室。

京城官場皆知,畢自嚴乃皇帝之耳目,賬目無所不查,無人敢輕易得罪。

\"產量已增三倍,日鑄銀幣十五萬枚,月計四百五十萬枚。\" 趙涵彙報道,\"然欲兌現,尚需時日。\"

畢自嚴心知催促過甚,恐招非議,但職責所在,不得不為。

\"既增三倍,為何予我度支司之量反減?\" 畢自嚴質疑。

趙涵閃爍其詞:\"民間亦需兌換,故有所分流。\"

\"原兩萬,今增至三萬,合情合理。\" 畢自嚴堅持。

趙涵無奈,只得坦言:\"總產十五萬,九萬歸內帑,三萬予度支,三萬應民間。\"

\"內帑九萬?何其多也!\" 畢自嚴驚訝。

\"五萬備南直隸之用,袁侍郎提議推廣銀幣,故先借內帑之資。\"

趙涵解釋道,\"待南京戶部銀至,即行歸還。\"

畢自嚴沉吟片刻,提出權宜之計:\"可否暫借度支司應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