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7章 黃臺極的計劃 (第2/3頁)

加入書籤

非長久之計,策略為上。

於是,他緩緩點頭,認可了黃臺極的妙計,心中已勾勒出一幅遼瀋之戰的宏偉藍圖。

然而,熊廷弼在遼東的一番整頓後,猶如春風化雨,各地守軍火藥之需得以充盈,乃至京城火藥庫幾近告罄,堪稱“庫存告急,烽火連營”。

往昔交鋒之初,熊廷弼一展其雷霆萬鈞之勢,齊射之下,如疾風驟雨,直令努爾哈赤膽寒,避其鋒芒,猶如“虎蹲炮鳴,聲震四野,敵酋退避三舍”。

時至今日,若欲強攻,後金軍力無異於以卵擊石,代價之重,難以承受。

試想奉集堡之壕溝,欲平之,恐需六千人血肉之軀作鋪墊,其慘烈,可見一斑。

“黃臺極之策,實乃上策也,吾等當從之。”

此言一出,盡顯決策之英明,猶如撥雲見日,指引前路。

………………

元宵佳節,月滿人未圓,年味漸闌珊。

熊廷弼,這位湖廣豪傑,孤身置身於經略府邸,沉浸於皇恩浩蕩的冊頁之間,家眷未隨,孤影伴燈。

正當此刻,步卒遊擊將軍茅國器匆匆步入,帶來邊疆風雲變幻的訊息:“經略大人,內喀爾喀蒙古急報,其首領宰賽竟被建奴釋歸,此舉意味深長。”

熊廷弼聞言,眉頭緊鎖,思緒如潮:“宰賽之歸,建奴何意?莫非欲結蒙古諸部,共謀遼東?”

提及宰賽,此人乃內喀爾喀五部之雄,曾與建奴鐵血交鋒,雖敗猶榮,亦為我大明守土有功之臣。

往昔鐵嶺之戰,宰賽雖受熊廷弼之銀,卻亦懷私心,終致兵敗被俘,間接助力遼東局勢之穩定。

茅國器見機進言:“卑職揣度,建奴今年或將全力以赴,侵襲遼東。”

談及內喀爾喀使者之問,熊廷弼斬釘截鐵:“承諾之賞,自當信守。且告知使者,斬建奴首級,成人首三十兩,活擒者倍之,以勵士氣。”

茅國器面露訝色,憂慮叢生:“此賞之重,恐軍中兄弟心生怨懟,言其不公。”

熊廷弼深知,割首記功之法,自古有之,然軍中貪功冒進之風,亦不容忽視。

他憶及薩爾滸之戰前,楊鎬整肅軍紀之艱難,罰約雖嚴,終難徹底根除惡習。

彼時,北路軍杜松,麾下精兵強將,然戰場之上,貪功之心作祟,每有敵首落地,眾皆爭搶,軍紀蕩然。

熊廷弼心中暗誓,必以鐵腕治軍,重塑大明軍威,以保遼東安寧,不負皇恩浩蕩。

終局慘烈,杜松部孤軍奮戰,終陷重圍,全軍覆沒,杜松亦不幸中箭,英勇捐軀,令人扼腕嘆曰:“天道不公?”

熊廷弼輕搖手中策本,淡然一笑:“皇上軍改之令,遼東先試,斬首均賞,新制未定,勿急,待吾整軍畢,自有分曉。”

言罷,顯是不願深談此節。

“傳我令於內喀爾喀,金銀可予,首級難求,吾非吝財,實懼無功而返。”熊公言罷,擲地有聲。

“遵命!”茅國器聞言,拱手而退,心中五味雜陳。

“改制軍賞,任重道遠,實乃難題也。”

熊廷弼獨對冊頁,憂慮重重,思及皇命難測,又幸得非己獨力承擔,轉由楊鎬於廣寧試行,暗自慶幸。

楊鎬與孫傳庭,則愁眉不展,相視苦笑,深知此任艱鉅。

廣寧府衙,文武匯聚,氣氛凝重。二人並肩而坐,黃緞覆劍,五印赫然,文龜武虎,各安其位,盡顯皇恩浩蕩。

楊鎬低語,僅孫傳庭可聞:“軍改之事,何以邀文官同席?”

言罷,如坐針氈,薩爾滸之敗,猶在心頭,文官之隙,更添重負。

孫傳庭微側,輕語以對:“大人試想,若無文官參與,軍改何以周全?參政、巡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