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章 新的開始 (第2/3頁)

加入書籤

魏進忠:

“父皇仙逝,速召內閣重臣、六部尚書入宮,鳴鐘宣告。”

魏進忠領命而去。

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乙亥日,喪鐘驟響,劃破天際,宣告著泰昌皇帝登基僅二十九日便猝然離世。

內閣首輔方從哲率眾臣,於火把映照下步入乾清宮,見帝已崩,無不悲痛欲絕。

隨後,眾臣齊聲請見皇長子朱由校。

在張維賢的引領下,朱由校身著孝服,緩緩步出,面對跪拜的群臣,他莊嚴宣告:

“頒大行皇帝遺詔。”

魏進忠隨即宣讀遺詔,言辭懇切,寄託了對新帝的厚望與國家的未來。

遺詔既畢,朱由校接過聖旨,轉交方從哲,並下令內閣與六部商議先帝喪事及新帝登基事宜。

同時,遵循先皇遺願,對後宮嬪妃進行妥善安置。

“臣妾領旨。”

李選侍經朱由校一番利弊剖析,終獲夢寐以求之貴妃殊榮,此刻她乖巧順從,率眾跪拜,隨即避開了乾清宮的紛擾,徑直奔向鹹安宮。

或許,王安的“自縊”陰影亦令她心生畏懼,唯恐步其後塵。

至於鄭貴妃?連門都未得入。

“移步文華殿。”

“臣等遵旨,即刻前往。”

泰昌遺詔既頒,李選侍已去,昔日移宮風雲彷彿成了歷史的輕煙,未再重演。

兩朝英國公親抬御輦,於眾臣簇擁中,緩緩邁向文華殿。

輦中朱由校,隨搖晃幾欲作嘔,不禁暗歎英國公抬轎之技,實非穩當之選。

行至半途,忽有數人路旁閃出,行禮如儀:

“臣楊漣、左光斗,參見殿下。”

原是二人正欲往乾清宮,不期與御輦偶遇。

“來得甚早。”

朱由校輕哼,未賜平身,僅示意繼續前行。

隨行方從哲等人面面相覷,不解其意:

大行皇帝方逝,臣子早至何錯之有?

唯劉一燝眸中閃過一絲憂慮,深知官場險惡,自保為先,此刻更需明哲保身。

朱由校之言,於左、楊二人無礙,卻讓惠世揚等人心生忐忑,如同驚弓之鳥。

明末移宮案,詭譎倉促,眾臣急智盡顯,方從哲獻藥之事,本是討好之舉,卻陰差陽錯致泰昌崩逝,令他如坐針氈。

東林黨亦是驚愕,多年投資一朝成空,新君年幼,更是無人問津。

於是,倉促間,移宮劇本出爐,李選侍成眾矢之的。

然而今朝劇情突變,人質自遁,王安無蹤,眾人愕然,相視無言。

終是楊漣打破沉默:“奸人何在?”

另一邊,文華殿內,登基大典籌備正酣。朱由校端坐,群臣議定:

泰昌帝諡號尊崇,廟號光宗;新帝年號天啟,寓意承天啟運,受命於天。

在位短暫,遂議定以半年補足年數。

朱由校內心戲謔,願此冗長流程速速終結。

晨時,禮部尚書孫如游上疏,援引先例,請速登基以安民心。

朱由校准奏。

隨即,一道道令旨飛傳,戒嚴內外,報喪諸藩,免命婦哭臨。

因兩後尊諡未行,先冊封太子妃郭氏、生母王才人為皇后。

內閣首輔等又議大行皇帝梓宮安放之地,暫定仁智殿。

朱由校一一應允。

英國公張惟賢率百官兩上表請登基,均被朱由校婉拒。

晨鐘悠揚,時近巳末,英國公張惟賢率公卿駙馬、文武百官及黎民耆宿,共呈三表,懇請天恩。

朱由校陛下,感念遺命如山,不敢辭讓,慨然應允。

為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