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6章 廢戶籍! (第2/3頁)

加入書籤

之嚴厲,亦嘆其對百姓之慈悲。

周應秋機敏,率先跪謝皇恩,其餘人等亦紛紛效仿,殿內一時肅然。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朱由校此言,既是對歷史的感慨,亦是對未來的期許。

賤籍之改,既顯皇權之威,亦見仁政之心。

隨著他的舉止,其餘三人方同步拜謝,一番相互恭維後,周應秋巧妙轉移話題。

“陛下,時下內外官員冗雜,而朝廷正位猶虛,敢問陛下何以應對此困局?”

“缺額依舊啊。”

朱由校輕嘆,眉宇間顯露無奈。

“既如此,臣斗膽請旨,待陛下大婚慶典之後,於北直隸再啟恩科,以補順天府之官員空缺。”

“准奏。”

言罷,周應秋躬身而退,一行人攜新旨離西苑而去。

董應舉旋即宣佈新縣設立與戶籍改革,此訊息如春風化雨,瞬間激盪順天府每一個角落。

增設官職之舉,深得民心,猶如枯木逢春,眾人皆贊。

然五城兵馬司中人,或有些許不滿,卻也無力興風作浪,其主官皆勳貴之身,正於南海子受訓,餘者小吏,哪敢與吏部、都察院抗衡?

即便如此,仍有人將奏章悄然置於御案之上,字裡行間,盡顯新制之規範,一目瞭然。

其中,“廢除匠籍,恐增國帑之負”之語,引得朱由校冷笑連連。

“增國帑之負?哼,怕是增爾等私囊之累吧!”

朱由校硃筆一揮,“能增幾何?”隨即轉向下一份奏疏。

京城日升月落間,京南煙花之地,一群女子,自豆蔻年華至半老徐娘,聚首低語,間或啜泣,命運多舛,如浮萍般無依。

“投胎何嘗不是一門藝術?有人生於羅馬,盡享繁華;有人則如騾馬,更甚者,我等青樓女子,連騾馬亦不如,日夜辛勞,無休無止。”

言語間,透露出無盡辛酸。

昔日宮廷樂籍,數以萬計,多為罪臣眷屬,淪為風塵,命運悲慘,世代沉淪。

正所謂:“玉臂千人過,朱唇萬人嘗,痴情總被無情負,淚灑滿庭芳。”

“姐妹們,我昨日偶聞錦衣衛喧傳,皇上欲廢賤籍,使我等重歸民籍,此事可真?”

“此言當真?朝廷真要解救我等於水火之中?”

眾女聞言,眼中閃爍著重生的光芒,期盼著那一線希望。

\"吾有一知心人,出身官宦世家,他許我脫離卑賤,言及婚娶之期。然友人卻道:'此等甜言蜜語,非首聞矣,豈可輕信?'

聞之,亦有風聲傳,謂商、丐、匠籍皆將廢除,唯我樂戶一族,需五世之後方得解脫。'

'此言可真?吾輩真能擺脫桎梏?'

'千真萬確!'

一語激起千層浪,眾人相擁而泣,京城青樓之內,悲喜交加,淚眼婆娑,盡顯人間百態。

皇恩浩蕩,於九成人而言,實乃天賜之福;然於罪臣眷屬,雖得雨露,卻盡涓滴之恩。

反觀順天府之匠戶與軍戶,則喜不自勝,終得解脫,世代束縛一朝散。

彼等世代效命於朝,戍邊制器,今得自由,猶如枯木逢春。

軍戶或有前程似錦,如孫傳庭家,三代人步步為營,終脫‘鐵飯碗’之困。

匠戶則久困樊籠,今見曙光,雖仍侍奉朝廷,但後輩有望另闢蹊徑,詩書傳家,非夢也。

然此政令之下,亦有不悅之聲,源自那些富紳巨賈。

小皇帝此舉,無異於斷其財路,軍戶、匠戶之自由,即彼等損失之源。

然錦衣衛如狼似虎,誹謗者難逃法網;加之此令惠及底層,民心思定,故難起波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