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章 第一次擴張 我們不是叛亂 是鄉村械鬥 (第3/3頁)

加入書籤

與榮譽感,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在為正義而戰、為家鄉而戰。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物質需求逐步增加,這逼迫蘇星雲提高產量,蘇星雲深知提高生產效率、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重要性。於是,他的作坊開始逐步向現代化工廠轉型,一場農業與工業的雙重革命在和縣悄然興起。

在農具生產方面,蘇星雲引入了流水線作業模式,這是現代工業生產的重要特徵之一。他設計了完整的生產流程,從模具製作、澆鑄、打磨到安裝,每一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形成了一個高效運轉的生產體系。這種轉變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還使得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要知道,在過去,由於人力有限,作坊裡只有二三十個工人,根本無法實現如此精細的分工與協作。

而在鐵生產領域,蘇星雲更是投入巨資,建起了二十座高爐,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鋼鐵廠。一千名工人在這裡辛勤工作,高爐中冒出的滾滾黑煙,成為了和縣大工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為了保障鋼鐵生產的原料供應,蘇星雲還精心規劃了運輸體系。馬鞍山上開採的鐵礦石,透過四輪馬車運送到碼頭,再由船隻運送到小黃洲鋼鐵基地。同時,上游的運煤船也順流而下,為鋼鐵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了鋼鐵廠之外,蘇星雲還在三月到六月這三個月的時間裡,迅速建立了簡易的水泥窯和磚窯。

隨著工業規模的擴大,各類工人的數量也急劇增加,達到了驚人的人。為了更好地管理這些工人,將原先每一個識字的工人都提拔為管事。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工人的地位和待遇,讓工人覺得有盼頭,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

蘇星雲在公社擴張中,採取了更為務實的管理方式。他繼續分發鐵質農具,但改為貸款形式,秋收後需以收成的十分之一償還。同時,公社從播種到收成的伙食,也不再由蘇星雲全包,而是由農戶自行承擔,同樣以收成的十分之一支付。

此外,蘇星雲還制定了稅收新規:交糧後的公社,三成稅最高限額為四十斤。這意味著,無論收成如何,稅收都不會超過這個數;若三成收成少於四十斤,則按實際收成比例計算。這一舉措,既確保了稅收的穩定,也避免了對農戶的過度負擔。

從表面上看,蘇星雲的這些做法似乎讓他在經濟上吃了虧。但實際上,他深諳“投資未來”的道理。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民眾親身體驗到勞動的價值,認識到付出與回報的等價關係。這種經濟激勵與約束機制,正是現代經濟學中“效率與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蘇星雲憑藉擊退官軍名聲大噪,而縣官對此保持沉默,未將蘇星雲定性為反叛,使得他的社會改革之路少了不少外部阻力。那些敢於反對的聲音,早已在蘇星雲的鐵血手腕下消散無蹤。在蘇星雲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廣泛民意的支援下,和州的民眾紛紛響應土地改革。

這場變革中,大多數人因未見明顯損失,反而收穫了些許實惠,便隨波逐流,加入了這場社會實驗。而那些小地主,按家庭人口平均擁有超過30畝地的,被強制調整至這一限額,這無疑觸動了他們的利益。同時,蘇星雲對“族田”否定,以及火槍這一現代武器的震懾,讓穩固的宗族體系也紛爭不斷,為了分配田地而打得不可開交。

至1341年六月,蘇星雲已成功掌控了和州的大部分割槽域,僅留四分之一靠近無為縣的地帶作為緩衝區。其管轄範圍擴充套件至2000平方公里,人口激增至25萬。儘管對新納入的土地有點消化不良,但社會秩序已在這片土地上初步建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