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8章 清洗社會毒瘤 淨化社會環境 (第1/4頁)

加入書籤

這三個月間,行政組如同高效運轉的自動導航儀,引領領地穩步前行,即便在蘇星雲這位核心駕駛員暫時缺席的情況下,依然表現出色。領地居民早已深深習慣蘇星雲構建的秩序框架與工業化體系。

領地內,數座小鎮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商鋪緊密相連,熱鬧非凡,從江南水鄉到江北平原,乃至長江沿岸的各路商賈,嗅到了此地蘊含的巨大商機,紛紛踏至,開設店鋪,競相逐利。農業與工業的蓬勃發展相輔相成,為商業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商業活動在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開。

與此同時,隨著新興城鎮的崛起與繁榮,和縣縣城卻逐漸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顯得有些落寞。人口的大量外流,成為了和縣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挑戰。這些人口,或是被新興城鎮的就業機會所吸引,或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而遷徙,他們的離去,無疑給和縣帶來了新的發展課題。

然而,隨著領地的蓬勃發展,伴隨而來的不僅是繁榮景象,還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發展難題。首要問題便是商鋪的稅收管理。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豪商巨賈,往往配備有強大的武力護衛,如護商隊和鏢師,他們對領地內的稅收制度心存牴觸。他們並非吝嗇於納稅,畢竟“破財消災”是中國商人在外闖蕩的常態,但他們堅決反對領地的查賬制度,因為領地採取的是根據商業利潤來徵稅的原則。

對於暴利行業多徵稅,薄利行業則給予稅收減免甚至豁免,這樣的政策體現了稅收的公平與合理性。但蘇星雲,這位掌控著基礎產業,他並不看重這些商業稅本身的小額收入。在當前的階段,領地的發展尚未觸及資本主義的門檻,商業稅對他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蘇星雲真正在意的是對商業活動的掌控力,這是確保領地經濟穩定與發展的關鍵。

蘇星雲正實施著“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佈局,同時致力於構建工業與農業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機制。這一機制目前尚處於初級階段,需要大量資源的持續投入。他希望透過工業與農業的並進,推動城市的發展,並建立起與外界暢通的商業網路。然而,令他難以接受的是,那些由他親手催生的商業城市,如今卻逐漸脫離了他的控制範圍。這不僅威脅到了領地的經濟安全,也違背了蘇星雲對領地全面掌控的初衷。因此,他必須採取措施,重新確立對商業活動的監管與引導,確保領地的發展始終沿著既定的軌道前行。

蘇星雲閉關煉劍歸來後,立即對城市中的各方勢力展開了一場雷霆萬鈞的整頓行動,這簡直就是給他們送上了一個難忘的“年關”大禮。沒錯,就是“年關”,聽起來像是過年,但實際上卻是一道必須跨越的難關。

蘇星雲深知,領地的發展不能容忍任何失控的局面,尤其是商業稅收和城市管理上的漏洞,直接關係到領地的經濟命脈和穩定大局。因此,他利用自己深厚的實力和智慧,對那些試圖逃避稅收、挑戰領地權威的勢力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

蘇星雲如今的武力佈局已非昔日可比,除了核心的護村隊這支現代化火器部隊外,他還成功組建了遍佈各地的民兵團。這些民兵團由農閒時節的農民經過基礎訓練而成,他們手持長槍,雖然佇列整齊度略顯粗糙,五十米內尚能勉強維持隊形,但步伐一致卻是個奢望。裝備上,他們腳踏草鞋,雖不起眼,卻也別有一番風味.....主要是窮,捨不得穿布鞋。

民兵團的建立初衷,主要是為了抵禦流竄的土匪侵擾,保護鄉村安寧。這一策略在實踐中證明了其有效性。曾有一次,一夥三十餘人的匪徒膽大包天,企圖在領地內洗劫村莊,卻不料遭遇了由五十名民兵組成的長槍方陣。僅僅兩個回合的交鋒,這群亡命之徒便在民兵們半吊子水平的列隊訓練下,倒下了七八人,狼狽逃竄。

值得一提的是,蘇星雲對領地內的老百姓的命極為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