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0章 工業怪獸 (第2/3頁)

加入書籤

。原先鋼鐵產量徘徊在六萬噸的共和鋼鐵產業即將迎來井噴期。預計明年,共和的鋼鐵年產量將達到十七萬噸,這個資料將遠超蘇星雲創越前1840年英國噸生鐵產量的記錄。至於煤炭,共和的開採量已經達到了每年五百萬噸,為1840年英國的六分之一。

共和鐵路的開通訊息,在共和之外也引發了一陣波瀾。鐵路這一名詞,早在共和完成大都戰役後就被各方勢力所耳聞。不過,當時他們對鐵路的理解僅限於“用鐵鋪成的路”,並將這一概念視為蘇星雲在勝利後的自滿與奢華表現。隨著五年計劃的推進,鐵路再次被提及,這讓各方勢力對共和修建鐵路以提高運力的舉措感到困惑。由於缺乏直觀感受,他們對鐵路的運輸能力持懷疑態度。

然而,隨著瞭解的深入,和縣至含山鐵路的執行狀況逐漸被揭露。鐵路與蒸汽機車的組合開始為周邊勢力所理解。他們意識到,幾十噸的運力相當於數百輛滿載的牛車,而消耗的僅僅是價值低廉、數量較少的煤炭。這一發現讓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對比過去的秦直道和隋運河這兩大工程,它們在短時間內耗盡了兩個王朝的國力,而共和卻在一年內完成了如此龐大的運輸工程。

如今,各方勢力已經習慣用資料來評估共和,不再輕信“共和濫用民力”的論調。他們開始計算共和的鋼鐵產量、僱傭人力所消耗的糧食券,並將這些糧食券轉化為實際的糧食量。透過比較共和的糧食產量與其十分之一的徵糧比例,他們將共和視為一個巨型且組織嚴密的宗族經濟結構,而非各種利益集團集合的王朝經濟結構。

現在,那些融入共和體系計程車人給出了明確的解釋。他們指出,王朝模式的經濟結構是以皇家為核心,摻雜著無數地方世家的小經濟體。皇家必須保持其經濟體的絕對優勢,否則一旦實力消耗過多、平衡被打破,地方豪強就會崛起。帝王大興土木所消耗的主要是皇家的實力,而非整個國家的實力。泱泱華夏的億萬民眾不應因幾個工程而耗盡民力。

相比之下,共和透過土地革命徹底消滅了與其競爭的地方勢力。蘇星雲一再確保個人土地的上限,保障個人權利,並賦予廣大民眾監督官府執法執政的權利。這些措施旨在斷絕出現另一個能與共和大經濟體競爭的經濟勢力,確保共和統治範圍內的經濟穩定與和諧。

原本對共和能做這麼多大事感到疑惑的其他勢力,在聽到這種解釋後頓時恍然大悟。然而,明面上他們必須將這種理論斥為謬論。這種直白的解說過於明顯地揭示了各方軍閥及其依附的地方勢力之間的利害關係。現在,各方有野心的人都擺出未來明君的姿態來招攬各地的地方豪強,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支援。他們期待在奪取天下時能得到廣泛的支援。但誰會來支援呢?不是普通的農民,那種裹挾流民的做法不過是流寇模式。他們希望的是有土地的地方大族,帶著習武的子弟和糧食來提供支援。世家與朝廷的對立曾是天下太平時的話題,而現在,地方土豪成了除了共和以外其他勢力眼中的香餑餑。

然而,這種解說也徹底讓那些曾經支援新政的地方大世家死了心。他們意識到,共和的目標是要徹底剷除天下的地方世家,這是歷代王朝都未能做到的事。現在,浙江的世家在選擇跟隨方家軍後,決心做最後的掙扎,他們抓住了工業革命這根救命稻草。但工業革命並非易事,安徽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在舉國體制的努力下,機械和鋼鐵產業已經將浙江遠遠甩在了後面。浙江現在的體制要想攀升到共和現有的工業高度,至少需要四十年。儘管如此,浙江的紳士們還是一致決定砸錢投資鋼鐵行業。但鋼鐵產業非常燒錢,世家又帶著對普通鋼鐵工人的優越感,管理上存在很大問題。浙江花費巨資,在公元1350年決定僱傭十萬鍊鐵工人在臺州建立一座年產2000千噸鐵料的鐵廠,但目前正面臨缺乏識字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