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6章 難得的和平期與建設 (第3/4頁)

加入書籤

,成為了普通百姓也能輕鬆消費得起的廉價商品。在過去,肥皂可是特供積硝等特殊行業的奢侈品,普通人家很難接觸到。那時候,人們通常使用猴木灰來製作肥皂,但這種方法效率極低,根本無法滿足大眾的需求。

如今,有了純鹼這一關鍵原料,肥皂的生產變得簡單且高效。這使得肥皂繼廉價紡織物之後,成為了出口領地之外的第二類大宗民用品。市場上肥皂的供應量大幅增加,價格也隨之降低,普通百姓終於能夠享受到這一便利。

“親,撿肥皂哦!”——這句調侃之語,如今在蘇星雲的領地裡變成了現實。肥皂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變化不僅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質,更為領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經過整整兩個月的航行,三艘沙船終於抵達了寶島臺灣。在這段漫長的旅程中,船員們經歷了無數的風浪和挑戰,但他們始終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在靠近臺灣島的時候,他們小心翼翼地探尋著合適的停泊點,最終在基隆深水港成功設下了前哨。

隨後,探險隊開始了對臺灣島的細緻探索。他們首先環顧了島嶼的全貌,見到了海岸線的曲折和山脈的巍峨。接著,三艘船沿著島嶼的邊緣航行,一邊觀察地形,一邊記錄下各種地理特徵和資源分佈。

在探索過程中,他們發現了許多令人驚歎的自然景觀,如壯麗的瀑布、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此外,他們還遇到了一些原住民部落,這些部落的人們以狩獵和採集為生,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在環繞臺灣島航行了一圈之後,探險隊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為蘇星雲提供了關於臺灣島的寶貴資訊。他們帶回的報告詳細描述了島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資源分佈以及原住民的生活狀況,為蘇星雲日後在臺灣的開發和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

在如皋縣的船埠中,一艘造型奇特的帆船正在緊鑼密鼓地建造之中。這艘船並非屬於這個時代,它就是傳說中的飛剪船。儘管蘇星雲對航海一竅不通,但他憑藉著對歷史的瞭解和對創新的渴望,決心將這艘船帶回到現實中來。

蘇星雲自幼生活在陸地上,對海洋的瞭解僅限於它是海鮮的原產地。然而,在這個時代,網文成為了他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正是得益於這些網文的教導,蘇星雲才對飛剪船這個詞有了些許印象。他深知這種船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在航海領域的革命性意義。

於是,蘇星雲找到了那群手藝精湛的船匠,希望他們能夠試著造出這樣一艘新船。他並沒有過多幹涉船匠們的工作,只是提出了幾點基本要求。首先,他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了飛剪船頭的模樣,強調了船頭的流線型設計。接著,他要求船匠們儘量降低船的重心,減少船頭的建築,以提高船隻的穩定性。最後,他還建議將船體設計得更加細長,以減小水的阻力。

交代完這些要求後,蘇星雲便做起了甩手掌櫃,將具體的造船工作交給了船匠們。面對蘇星雲提出的這些新穎的設計理念,船匠們起初感到有些困惑,但他們很快便投入到緊張的實驗和製作之中。

船匠們首先按照蘇星雲的要求試製了幾個模型,並在水流中進行了反覆實驗。透過這些實驗,他們發現這種設計確實能夠大大提高船隻的航行速度。接著,他們又對船體的抗浪性進行了測試,以確保船隻能夠在惡劣的海況下穩定航行。

經過一系列嚴謹的實驗和不斷調整,船匠們終於確定了最終的設計圖紙。這艘飛剪船不僅繼承了歷史上飛剪船的優點,還融入了現代造船技術的新元素,成為了一艘集速度、穩定性和美觀於一體的傑作。

於是,在如皋縣那巨大的造船坑中,工人們正在忙碌地鋪設龍骨,整個造船過程緊張而有序。得益於充足的鋼鐵工具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