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8章 第五塊領地 呂宋 (第2/3頁)

加入書籤

會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對建立皇朝、傳承後代的模式並不感興趣。江南文人的種種示好,對他而言如同對牛彈琴。

江南的儒家階層並非鐵板一塊。雖然江南的漢族大宗族地主階級都是儒教信徒,但並不意味著研讀幾本孔子語錄就能帶來財富。一些因生計所迫的文人來到共和尋找工作。家道中落的張運,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但因家庭衰敗而賣掉祖宅,將母親接到共和,並在此找了一份工作。起初,張運因為要從基層做起而感到沮喪,但在母親孫氏的鼓勵下,他開始踏實工作。

孫氏告訴他:“共和這幾年的發展如此迅速,絕不會埋沒人才。只要你認真努力,自然會展現你的才能。你若一味抱怨,不去做好你看不上的小事,只會讓人認為你是個庸才。”

在母親的教誨下,張運靜下心來,認真對待每一項工作。不得不說,從小被當作精品培養的人,只要態度端正,往往比速成的人才更有優勢。張運的謹慎、細緻以及一系列良好的工作習慣,都是他十幾年家庭教育的成果。細節決定成敗,而張運在細節上的出色表現實在是太多了。

張運很快就脫穎而出,擺脫了原先與他一同工作的群體。他晉升為運輸節點的總負責人。然而,一個重要的選擇即將改變他的人生軌跡。自從杭州會戰後,儘管雙方都嚴守不濫殺民眾的底線,但戰事仍舊導致了大量流民的出現。這些江南水鄉的流民是優質的南洋移民資源。

海外領地的人口已經超過一百萬,其中大部分是華北人。這些北方人在海外領地已經感到不適,若再往南洋遷移,移民部的醫療系統將難以承受。現在,南邊終於出現了大量流離失所的人群,這為水鄉居民南遷提供了契機,至少不必讓原本種植小麥的人去嘗試種植水稻。

張運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由於他出色的工作表現,新開闢的南方領地急需一位執政官,而作為浙江人的張運正好具備這個機會。於是,張運在自己的事業發展與孝順父母的傳統觀念之間猶豫不決。

然而,母愛如山,孫氏深知兒子的糾結。她堅決支援兒子追求更廣闊的天地,對張運說:“兒啊,自從你父親那一輩起,張家就逐漸衰敗了。現在,你有機會開疆拓土,立下千古功勳,這是光耀門楣的大好時機。娘絕不會成為你的阻礙,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別讓娘失望。”雖然口中滿是鼓勵,孫氏還是連夜細心地為兒子準備遠行的衣物,慈母之情溢於言表。

1349年11月,一支龐大的船隊從如皋領地出發,穿越海外領地海峽,最終抵達呂宋島北部。這支隊伍由五千名配備輕武器的共和軍和三萬名移民組成,他們肩負著共和的使命,踏上了這片新土地。軍事主官趙剛和唐河,以及民政主官張運,對這片土地的第一印象是它的肥沃,實在是肥沃至極。然而,作為外來者,他們也難免遭受到森林中小黑人(指原住民)的侵擾。

但隨著更深入的探索,蘇星雲意識到,這次遠征派來的五千名士兵似乎有些多餘。這些在潮溼森林中靈活穿梭的生物,在移民眼中更像是介於猴子和人類之間的奇特生物。他們的戰鬥力之弱,以至於連共和軍的排槍射擊都不必動用,普通移民手持鐵鍬排成佇列就能輕易將他們驅散。

共合軍最大規模的一次“作戰”,也不過是一百名士兵用排槍對四百名敵對的土著進行了一次齊射,之後便恢復了寧靜,再沒有大規模的土著敢於在移民地附近徘徊。蘇星雲之所以派遣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是被後世南洋慘案所警示。

因此,他確保萬一,讓一個師的陸軍南下,這份力量即便在蘇星雲不在的幾百年後,也比荷蘭人在印尼的力量要強大得多。畢竟,荷蘭人直到十九世紀末才在印尼群島裝備了後膛擊發槍,在那之前,幾百名裝備滑膛槍計程車兵就能佔領如此廣袤的土地,這讓蘇星雲時常感到無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