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6章 方國珍的小心思 (第2/3頁)

加入書籤

狀,但許多外地來的商人卻對此感到困惑。從某種角度來看,共和治下的這片土地實際上非常富饒,無論是田野里長勢良好的莊稼,還是規模宏大的匠坊,都彰顯著這裡的繁榮。這裡沒有乞丐,民眾面色紅潤,與那些面帶菜色的地方形成鮮明對比。

這些外地商人還注意到,這裡每個人的精氣神都洋溢著昂揚向上的希望感。然而,令人費解的是,胭脂水粉在這裡賣不出去,宣紙、毛筆、字畫、錦緞等也無人問津。最終,這些商人無奈地得出結論:蘇星雲這個惡棍將富人都搶光了,轉而去收買那些泥腿子。甚至連官老爺都是泥腿子出身,這些翻身後的泥腿子,依然是沒有品位的泥腿子。當然,這些都是些虧損後帶著怨氣的商人的酸溜溜之言。

古人中也不乏有識之士。黃岩縣出身的陶宗儀,今年僅19歲,因去年三月議論朝廷是非而科舉落榜。幾個月後,共和軍開戰,以其卓越的戰績讓世人矚目。陶宗儀來到共和領地生活了一段時間,雖然感到不適,作為一名讀書人也未得到預期的重視,但他的觀察力卻非常敏銳。他提出了“耕戰”這個詞,認為共和完全就是秦始皇耕戰國策的翻版,只不過依靠農民種地的同時,還多了一個工人的角色。陶宗儀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雖然承認這種國策的成效,但內心卻深惡痛絕這種法家的治國方式。他的這一理論提出後,再次激起了天下文人對蘇星雲的敵意。

蘇星雲對這些議論並不在意。歷史已經證明了的治國方式,他無需與那些自視甚高的人爭辯,時間會證明一切。在他的高效體制下,含山至淮南的線路正在快速建設中。到了1349年10月,這條線路已經完成了大半。鐵道兵提前在沿線砍伐並加工枕木,蒸汽機車則從和縣行駛幾十公里,將鋼軌運送到剛修好的前線,再由鐵道兵用四輪馬車運送到各段進行鋪設。

正當蘇星雲忙於大規模生產時,方家軍卻未打招呼便徑直北上,向杭州發起了進攻,企圖佔領這個富饒之地。蘇星雲自然不會對此類行動持積極態度,畢竟方家軍的動向離共和本土最大的工業區——馬鞍山工業區越來越近了。

方家軍的三十二門滑膛炮在攻城戰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杭州城岌岌可危。這時,元朝北方的汝陽王與七王爺進行了一番商議。

七王爺憂心忡忡地說:“察汗啊,你看江南這局勢,杭州若失守,南方最後的糧食北運就斷了。”

汝陽王回答道:“七王爺,咱們應立即派兵南下,渡過長江救援杭州。”

七王爺憂慮地看著汝陽王:“汝陽啊,共和現在控制著長江,他們又和方家軍交好,會允許我們過河嗎?”

汝陽王思索後說:“共和雖與方家軍關係密切,但並非一體。況且共和早有能力切斷我們的海運,但大都之戰後他們並未這麼做,說明他們與朝廷並非完全敵對。王爺何不私下派人詢問蘇星雲?”七王爺點了點頭。

幾日後,蘇星雲給元朝的回覆只有三個字:“付船費”。汝陽王的兒子(倚天中是其子)在得到朝廷的肯定後,迅速率領三萬部隊南下。抵達長江邊時,他們發現了共和的大型運輸船。

元軍將領們心中忐忑,一位萬夫長提出疑慮:“將軍,這會不會是個陷阱?”作為軍隊最高指揮官的王保保堅定地說:“共和沒有害我們的理由,蘇星雲志在天下,不會用這種卑鄙手段。”在他的果斷決策下,元軍迅速登船過江。

元朝大軍突然出現在杭州城北,這讓方家軍措手不及。方國珍手下的謀士們原本認為蘇星雲缺乏讀書人輔佐,是個簡單的對手,他們以為這次北上攻取杭州,蘇星雲會礙於盟友關係而預設,元軍則會被阻擋在江北。

這些文人自恃聰明,未將此事通報給共和軍。然而,蘇星雲對任何接近共和工業區兩百公里的勢力都保持警惕,並制定了預案。方家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