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9章 大躍進 在古代竟然搞出了電力 (第1/3頁)

加入書籤

初春時節,江淮大地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巢湖東南的這片沃土洋溢著勃勃生機,正是春耕的好時節。得益於完善的水利工程和長江兩岸得天獨厚的日照條件,這裡的農民們充分展現了中國人勤勞耕耘的傳統美德。豐收的喜悅中,農民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每個農民公社都自發地積極規劃著春耕工作,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主觀能動性。

蘇星雲對當前領地內的農業採取了“放手”策略,因為隨著農業生產力的顯著提升,已無需過多行政干預來推動發展。行政組在農民身上的直接經濟收益微乎其微,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這意味著公共糧倉中僅有少量糧食來源於田稅,糧食產量的大幅增加並未直接轉化為稅收的增長。

然而,蘇星雲深諳市場之道,他意識到眼下的農民群體已悄然成為了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他們對農業生產資料、生活消費品以及教育、醫療等服務的需求也將隨之增長。因此,蘇星雲開始將目光投向農業之外,探索如何透過促進農村消費、發展農村服務業等方式,進一步激發農村經濟的潛力,實現領地的全面繁榮。同時,他也注重引導農民合理利用增收資金,鼓勵投資教育、健康等長期收益的領域,為領地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古時候,江浙兩地之所以商業繁榮,並非僅僅因為當地人的精明,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其農業的高度發達。農業創造了遠超本地消耗的財富,這些剩餘財富在民間逐漸積累,形成了強大的購買力,進而催生了繁榮的市場。蘇星雲敏銳地洞察到這一點,他深知農業不僅是生存的根基,更是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隨著蘇星雲積極推動其他產業的發展,鐵質器具的需求量日益增長,磚瓦窯的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隨著公社集體經濟的發展,大批建築材料被採購用於建造集體住房,這不僅改善了農民的居住條件,也進一步促進了建築業的繁榮。

小農經濟常被誤解為保守,但實際上,這種經濟形態下的農民並非不願投資,而是受限於手頭資金的匱乏。如今,隨著農業的持續繁榮,它所孕育的工業正如幼苗般茁壯成長,逐漸擺脫了對農業的單一依賴。

商業,就像一把勺子,巧妙地舀取農業中的豐富營養來滋養工業的發展。而蘇星雲所引領的工業發展,已不再滿足於本地市場的狹小天地,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是個好習慣。因此,工業品的輸出成為了必然的選擇,它們將承載著江浙兩地的智慧與汗水,掠奪更廣闊的市場。

放眼全球,那些工業強國在崛起之初,幾乎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一個吸金巨獸——紡織業。在長江北岸,一條條渠道被開闢,一座座巨型水輪拔地而起,它們將成為紡織業騰飛的強勁動力。

西方紡織業的飛躍,始於珍妮紡紗機的誕生,這個看似簡單的發明,實則蘊含了飛梭技術的精妙,幾位木匠與織布高手的智慧碰撞,迅速將其從藍圖變為現實。而今,在蘇星雲的領地,我們見證了紡織業的又一次革新。水輪機的轟鳴代替了人力的辛勞,不僅突破了體力限制的桎梏,更以鋼鐵替換了木頭,大大增強了織布機的承載能力與效率。紡紗機的出現,宣告了手工織布時代的終結,開啟了機械化生產的新紀元。

隨著產量的激增,領地內的布匹價格急劇下滑,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商人蜂擁而至,爭相搶購。值得注意的是,蘇星雲的領地在此之前並未形成固定的織戶群體,因此這項新興產業的崛起並未觸動既有利益,反而為領地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然而,長江下游的布商們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面對這股不可阻擋的工業化浪潮,他們已無力再像過去那樣,煽動織戶前來破壞機器,工業化程序中難免會有犧牲與變革。

隨著鋼鐵廠產能的飆升,蘇星雲深刻意識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