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十四章 當斷不斷反受害 (第2/3頁)

加入書籤

以,翟公才會這麼痛快地接受了賈軍師的建議!”

“是呀。別立蒲山公為一部,對翟公而言之,可謂一舉兩得。酬賞了蒲山公於此戰中立下的功勞,這是一得;使蒲山公別為一部後,等於是把蒲山公從身邊打發了出去,這是二得。”

李善道摸著短髭,再度不語起來。

陳敬兒問道:“敢問二郎,是覺得俺猜得不對?”笑道,“俺真是成小人之心了麼?”

“五郎,你若是小人,我也是小人了。”

陳敬兒說道:“二郎此話何意?”

“你的這個猜測,我也有考慮到。”李善道抬眼望向前邊,夜色沉沉,遠近四下盡篝火處處,一派戰後各部休整的情景,他說道,“可是,這個所謂的‘一舉兩得’……,嘿嘿,嘿嘿。”

陳敬兒說道:“二郎,這個一舉兩得,怎麼了?”

高醜奴、陳敬兒、季伯常都是自己人,——季伯常投到李善道帳下的時間雖短,然李善道推心置腹,不以部曲待他,常與他並榻夜話,兩人之間現已是甚為熟悉,彼此瞭解,季伯常也早已是可以信任的了,李善道遂直言說道:“近則是一舉兩得,長遠來看,恐翟公得不償失!”

陳敬兒、季伯常對視一眼。

季伯常問道:“二郎為何有此一語?”

限於後來相投的緣故,——或者更直白點說,說是“投附”,其實就是走投無路之下的被翟讓收留,因李密雖然出身高貴,名滿天下,可現在瓦崗,也不得不尊翟讓為“龍頭”。

如今,翟讓鬆了口,同意李密別為一部了,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就相當於是“放虎歸山”,李密從此以後,就是“自為一部”,縱名義上仍是瓦崗的一員,可已取得了獨立發展的名位。

以李密在海內的聲名、以李密本人的能力,還有王伯當、房彥藻等這一干他的死忠、黨羽們的能力與名聲,可以預見得到,用不了太久,李密就必將是如龍歸大海,將遠非翟讓可再比。

則到了那個時候,翟讓面前所剩的,無非就是兩條路。

一個是與李密分道揚鑣,徹底地分割開來。

一個是不得不放棄龍頭的地位,改擁李密為主。

曉得歷史走向的李善道,自是知道,翟讓最後是選擇了第二條路。而又正是他的這個選擇,最終導致了他的身死。一切從頭來說的話,又實際上他最終的結局,在他允許李密別為一部的當下這個關頭,已然決定。

這些話,李善道沒法向陳敬兒、季伯常說。

乃在聞得季伯常之問後,他只是又搖了搖頭,就這個話題,不復再做多言了。

在心裡邊,他想道:“既已允李密別為一部,自身各方面又都遠不及李密,則便當在允李密別為一部後,即果決地與之分割,由其自為便是!卻在李密勢力發展之後,又眼熱其之所獲,不捨與其分離,而反屈身,奉李密為主,若翟讓者,當斷不斷,反受其害者是也。”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像翟讓這樣的作為,試問之,如李密、房彥藻等這些本就自矜出身、不把自己與翟讓視為同類的眾人,又怎會看得起他?既已小看,也就易下決心殺之。

更加堅定了最初投瓦崗時,就已做出的那個決定。

隨他李密、隨他翟讓,李密發展也好、他與翟讓的火拼也罷,都隨他倆,自只管跟定徐世績!

——事實上,便不提前世的見聞,只從投到瓦崗以今,透過細心地觀察,已漸看清的這些瓦崗的頭面人物的脾性,李善道現也是隻能緊跟徐世績。翟讓固然重義,但是短視貪利;單雄信確乎驍健,對義氣也看重,然其人亦無遠見;李密不必多說,若翟寬、王儒信、黃君漢等者,更不必提,也只有徐世績,其人外重義而內務實,城府深沉,是個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