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章 據地歷陽杜威雄 (第2/4頁)

加入書籤

,都會閱視他們中的傷者,只要是有傷在背者,當即殺之,以其退而被擊故也。由是,這些‘上募’,每到戰時,人自為戰,所向無敵。”

等於是厚養了一批敢死隊。

李善道琢磨了會兒杜伏威厚養、嚴格要求這些“上募”的條件,自忖心道:“此術,我可用之麼?”好像能用,又好像與他的道德觀有點違和,他摸著短髭,考慮多時,想道,“這事兒倒也不急,且等與敬嗣、沐陽、敬兒、伯常、老侯、張老道等商議一下,再做決定不遲。”

且先將此事放將一邊,又問康三藏,說道,“杜伏威部的‘上募’,你可知共有幾何?”

“小奴曾有聽聞,言有數千之數,現有多少,小奴並不知曉了。”

此前可能有數千,現在有多少,確是不好估摸了,畢竟杜伏威連著經歷了兩次重挫,此前的“上募”估計已經損失殆盡,現下之‘上募’,當是他新近募得的,能有多少,比較難說。

李善道換了個問題,說道:“王雄誕,我早前就聽你說過,月前聞聽到杜伏威之前的訊息時,也聽到了王雄誕其名。卻這闞稜,其何人也?”

康三藏說道:“回郎君的話,闞稜此人,亦是個猛士。他與王雄誕一樣,俱是杜伏威的養子。王雄誕是曹州濟陰人,闞稜則與杜伏威是同鄉,是齊郡人。王雄誕膂力絕人,在杜伏威部中頗有計謀之稱;闞稜善用大刀,長一丈,兩面開刃,號為‘陌刀’,此刀據說重二十斤……”

“你等一下。”

康三藏趕忙止住了滔滔不絕,賠笑說道:“是,是。敢問郎君,可是小奴哪裡說錯了麼?……是了,二十斤未免也是太重,只是傳言聽聞,以常理揣測,二十斤確實是不太可能。”

今制的二十斤,相當於後世的三十斤。

三十斤的大刀,一般人拿都不好拿起來,更別說戰場上揮動殺敵了。

須知,在戰場上揮刀殺敵,不是一時片刻的事兒,有的戰鬥,持續的時間是比較長的,作為勇將、銳士,需要多次反覆地衝戰,這就不但要有勇力,還得有足夠的耐力才成。

“我不是說這個,老康,你說闞稜善用的大刀,名為何也?”

康三藏答道:“回郎君的話,名為‘陌刀’。”

來到這個時代以來,李善道一直有個疑惑。

他前世讀書時,對唐時的一種兵器印象深刻,便是“當者披靡,人馬俱碎”的“陌刀”,按理講說,隋唐相接,唐的“陌刀”,是不是當該隋就已有?可卻不僅瓦崗義軍中,並官兵中,他也不曾見有兵器名“陌刀”的!直到今日,康三藏不經意的一句話中,他聽到了此刀之名!

看出了李善道的異狀,康三藏不知緣故,頓了下,補充說道:“郎君,此刀又名‘拍刃’,因此刀殺傷巨大,小奴倒是曾請教過知者。據說此刀,蓋即漢之斬馬劍也,鑄造之工藝則是系源自漢之拍髀,故而本名為‘拍刃’,‘拍’、‘陌’二字近似,後因又轉稱‘陌刀’。”

“劍”與“刀”的區別在於,劍是兩面開刃,刀是一面開刃。

“斬馬劍”這種漢時的兵器,與尋常的劍又有區別,是一種長劍。

康三藏的這通話,大概地向李善道解釋清楚了“陌刀”的淵源。此刀,實便是融合了漢之斬馬劍長而雙刃的特點,及拍髀的鑄造技術而造出來的一種雙刃刀,是刀中之異制。

李善道點頭說道:“原來如此。”贊康三藏,說道,“老康,不枉你走商南北,見聞果廣。”

“不敢,不敢。”

李善道沉吟了下,問道:“這陌刀的形制,怎麼打造,你可知道?”

這可就為難住康三藏了。

他一個胡商,買賣東西,他是專長,打造兵器卻非其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