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章 作亂幽州羅藝霸 (第2/3頁)

加入書籤

的這一時期階段,各自為籠絡地方上的豪強,西魏、北齊俱都分在各自的疆土上,設定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行政單位,可能彈丸之地,便可稱郡,以至稱州;再說南朝方面,南朝同樣如此,早在東晉開始,為安置從北方南遷而來計程車民,就也密密麻麻地設定了許多空有其名的僑州、僑郡、僑縣,這確是極大地不利於中央集權,還搞出了很多不必要的財政支出,那麼將此三級改成兩級,自是理所當然。

則楊廣又改州為郡,是何道理?

楊堅已經將三級的地方行政單位,改成了兩級,楊廣僅是把州又改成了郡,地方上的行政單位仍然是兩級,這有何意義?是不是多此一舉?

實則不然。

楊廣的這一政治改革舉措,其實是大有必要。

首先,類如楊堅在位時,先曾復胡姓為漢姓、後曾下詔忌“胡”字,凡以“胡”為名的物事、名稱等,悉改“胡”為別字的這兩個在政治、文化上一掃胡氛之舉動,透過改“州”為郡,等同是恢復了秦漢慣例的在地方行政上的“郡縣制”,彰顯了隋室是繼承秦漢之正統。

其次,透過此舉,楊廣延續楊堅的政策,進一步打擊了地方士族的勢力。晉朝確立九品中正制之後,在州郡皆設有中正,州為大中正,郡為郡中正,以掌舉薦之任,北朝歷代隨著逐漸漢化,為籠絡北地士人,效仿晉制,也在地方設了中正,楊堅的改三級為兩級時,已是減去了其中一級的中正,但原本的州中正卻還存在,楊廣經此改革,將這一級的中正也給去掉了。

再次,改州為郡,不僅僅只是把州名改成郡名,同時,州府,也就是改為郡之後的郡府,其衙內的各個行政機構、諸多官吏,跟著也都做了些改革,有的淘汰了,有的合併了,有的可能也是改名了。簡言之,這不是一個僅把“州”改為“郡”的皮毛改革,楊廣之此改革,實是一個大手術,是對楊堅三級改兩級之此改革的進一步的、深化的改革。

最後,透過此一改革,不合楊廣心意的一些郡縣長吏,楊廣捎帶手的,把之也都罷免了,換上了他信任的人選。對他這個新繼位的皇帝言之,此亦是穩固他政權的一個重要輔助措施。

今雖海內大亂,而實此楊廣,在他繼位之初,他卻絕非是昏庸之主,只從這一他對地方行政單位的再度改革,即可看出,他當時誠亦是胸懷壯志,儼然是以秦皇漢武之功而為他的目標!

只可惜,楊廣高貴出身,一直順風順水,也沒經歷過什麼挫折,因乃他既不察民情,視萬民只為實現他的壯志藍圖的工具而已,不顧民之生死,又一遇到挫折,就灰心喪氣,難再振作,如似鴕鳥,自暴自棄,遂乃而今天下之形勢,已是漸至糜爛,不可收拾矣。

對楊廣其人,李善道本是不太瞭解,只在前世時,從書上看到過,說是此人好大喜功,殘民虐民,到了這個時代後,經由對這個時代的一些政治、經濟方面的改革措施等的瞭解,並及對楊廣繼位前的一些事蹟的瞭解,他逐漸地發現,楊廣其實也是個挺複雜的人。

他不是通常定義上的昏君。

可要說他是明君呢?像後世的崇禎帝自慨的那樣,本非亡國之君?他也不是。

歸根結底,性格決定命運。

隋室之所以楊廣才繼位十二年,便至今日,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他的性格造就!

由楊廣,李善道曾又想到李密、翟讓。

要說起來,李密、翟讓之所以後來分有那樣的結局,細究之,又也何嘗不是他倆的性格原因?

……

卻只說李善道本是要回酸棗,王世充攻滅格謙、羅藝稱霸幽州的兩個訊息接踵到後,他敏銳地意識到,北方的義軍局面可能會隨之再出現重大的改變,這改變必會影響到本部義軍接下來的發展,因他暫時放下了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