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55章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第2/2頁)

加入書籤

他父皇廢掉宰相制的大明朝堂,他已然位極人臣,又何苦自將顏面的演上這一出呢。

朱標的心中犯著嘀咕。

事出反常,還是穩一手為上。

“劉卿之策,老成謀國。”

“可奏於明日大朝會上,與群臣公議。”

“老臣遵詔。”

一場會晤草草了結。

目送著太子殿下遠去的背影,這些個或想沐浴“聖恩”,或向太子殿下“促膝長談”的臣子,只得幽怨的瞥了一眼躬身送遠太子的尚書大人,發出一聲微不可查的輕嘆。

好好的一場施恩,硬是被頂頭上司攪和了。

大家雨露均霑,君臣相宜,落個佳話不好麼。

可看著自家尚書大人施施然折返,審視的目光巡視一週,一眾吏部臣屬又莫不低下腦袋,“埋頭苦幹”起來。

尚書大人的話都已經公之於眾了。

誰也不想當著一種同僚的面,被尚書大人打上庸者,偷奸耍滑的標籤。

宮中無小事。

太子殿下巡視吏部衙門的訊息,很快也便透過吏部臣屬的悠悠眾口傳遍六部五寺。

各種小道訊息也在六部五寺的基層官員內傳的飛起。

各種版本都有。

有稱太子殿下在吏部衙門鎩羽而歸的。

有傳吏部尚書與太子殿下的奏對堪比唐太宗與人鏡的。

亦有吏部尚書毀人前程的。

畢竟據傳,太子殿下原本的計劃是要巡視完六部五寺的。

被這麼一堵。

且不說斷了多少人的“前程”。

光是那能者上庸者下的說法,無形之中就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但總體而言。

此番對太子殿下的形象與威望影響不大,風評也多趨於正面。

只是吏部尚書承受了許多風波。

而朱標折返御書房,照例批閱完奏書,用過午膳,這才有時間覆盤起今日吏部尚書這一遭來。

咀嚼著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八個字,朱標差隨侍太監將三國志取了過來。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仔細品讀著出師表中的原文。

聯絡上下,朱標總算是讀出那位“大公無私”的吏部尚書“公允”諫言下的深意。

這是舉公允之大義,限君主恩賞籠絡之私權。

偏生明面上還抓不住其半點痛腳。

若不是經由常升剖析了一堂“鬥爭”,有那麼一瞬,他還真辨不清,這劉崧究竟是善弄權術,大奸似忠的偽直臣,還是讀書讀出來風骨的真君子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