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1章 百官社死名場面 (第1/2頁)

加入書籤

“徹查辦案,若沒有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介入,則名不正言不順,故而查辦血書案,需從三司抽調人手參與核實案情,度衡量刑。”

“只是,調查之事,需再另尋一方人員介入。”

“一則規避與朝廷官員的親疏,令自身持正。”

“二則潤物無聲,不使驚動一干涉案鄉紳與地方官員,致使枝節橫生。”

聽著常升的啞謎,朝堂百官皆是一頭霧水。

但朱標卻慢慢回過了味來。

帶著著驚訝與憂慮的向常升確認道:“汝之所指,莫不是……“

常升會意拱手道:“正是殿下辦於東宮下轄的大明報社。”

“報社?!!”

文官之首的李善長像是想起了某段不堪回首的記憶,瞳孔下意識一縮,言語之中竟升起了幾分忌憚。

朝堂百官也回憶起來。

前不久,孔家醜聞自蘇州府登報,隨之迅速傳遍浙東一帶,訊息之靈通,較之朝廷急報甚至還要快上一籌。

上傳下達之功,令人側目。

可血書案牽扯之大,案情之複雜同樣棘手,真要讓報社的人去查,他們能查明白嗎?

不懂就問。

浙東黨的官員一整眼神交流之後,一名禮部的五品官員便站出列,於常升身後向他發問道:“敢問少詹事,報社之中也有見微知著,熟通刑案之才?”

常升頭也不回,抬頭道:“沒有。”

“那是報社之中,有出身北境晉陽一代的仕子,可以為查辦血書案提供臂助?”

聽聞此問,常升倒是側目看了看身後這面目儒雅,但眼神隱晦中透著幾分不懷好意的中年人,譏諷一笑,坦言道:“也沒有。”

此話一出。

群臣不說譁然,至少剛剛升起的,對常家二子於應天府中浪蕩之名的改觀基本打回原形。

唯有李善長,側目向常升的目光滿含著考量。

方才這浙東黨官員提出的最後一問明顯就是個陷阱,常升才說調取第三方的人馬能有效規避與官員的牽扯,一旦是北境出身的,就算是沒有背景的寒門,也能被這群無孔不入雞蛋裡挑骨頭的浙東黨人,找到其祖上與哪一家的牽扯。

畢竟人家最重的就是這個,

為了打擊淮西黨,相信朝堂中九成叫的出名的淮西勳貴,人家都探過底。

這就是世家大族的底蘊。

而一旦否認,結果也不會好到哪去,這不,攻訐不就來了麼。

“太子殿下,臣請治常少詹事翫忽職守,尸位素餐之罪。”

見常升不上套。

早就準備好參奏的浙東黨內的刑部官員立刻便站了出來。

高臺上的朱標眉頭微皺。

但見常升一臉的淡定無畏,便出聲拷問道:“少詹事,血書案不是兒戲,若無熟通刑案之能手,亦不能夠提供查案之臂助,報社之官員如何辦差?”

“太子殿下,您與百官對報社的影響力恐怕缺乏一個清晰的認知。”

“查案除了熟通刑律,靠的就是訊息靈通,耳聰目明。”

“論熟通刑律,報社之官差弗如三司遠矣。”

“可論訊息靈通,耳目之利。”

“呵呵,說句不中聽的,應天府官員每日吃的什麼,見了什麼人,百官要想知道,或許還得專門派人去查,而報社官差足不出戶,都有人每日將此類訊息自動送上門來。”

此言一出。

百官無論文武都坐不住了。

有人當即喝問:“此話當真?”

“不信啊?”

常升嘴角咧出一個壞笑,扭頭對著文官列尾,奮筆疾書記錄的鐘離叫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