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64章 “太平”下血淋淋的現實 (第1/2頁)

加入書籤

當劉崧滿面悲苦,好似感同身受般,嗚咽著向朱標陳情。

滿朝文武一時間都有些難以置信。

無論是本就出身南方的官員,還是隨同老朱一同打天下的淮西勳貴,雖然知道普通出身的官員到地方,在不清楚這地界與朝中那位大員勳貴扯上了干係時,難免會遭受到些排擠。

但只要識趣。

大體上都能保持體面。

總不至於如同曾經的蘇州府張“同知”一般,淪落到夾著尾巴做人的地步。

這也是同朝為官者幾乎都奉行的潛規則。

而劉崧所說之北境官員之境況,對滿朝文武而言,著實有些駭人聽聞了。

民不與官鬥。

這是自古以來人心共識的鐵則。

若是當了官還要被地方的鄉紳踩在頭上拉屎,他們這官當的還有什麼意思。

還費的什麼勁推翻的元廷。

“劉大人,慎言。”

李善長出列提醒了一句道:“大明立國多年,本官也曾出任過朝廷宰相,為何老夫在任時,從未聽聞有官員提及此事,更是從未見過一本相及之奏本。”

“到底是有人欺上瞞下?”

“還是你危言聳聽?”

刑部尚書呂宗藝看著“搶戲”的李善長,本就顯瘦的面龐上更顯疾苦,眼裡滿是幽怨與無奈。

雖然知道您是想撇清自己與這事的牽扯。

但您能從胡惟庸案的牽扯中脫身,就別來搶刑部的活了成不成。

這是我的詞啊。

為與胡惟庸脫開干係,隨同太子辦案的時候,他呂宗藝不知得罪了多少昔日“同僚”。

眼下這難得有表現的機會做點事,就算臺詞被搶,該表的態還是得表得。

於是乎,他也出列奏到:“啟稟太子殿下。”

“若此事屬實,臣以為,當儘早處理,快刀斬亂麻,以免延誤秋收,試科舉及田畝清丈事宜。”

朱標當然知道這顆蓄勢待發的“地雷”有多棘手。

無心再與劉崧兜圈子的他徑直髮問。

“劉崧,此事牽扯甚廣。”

“你之奏請,可有實證?”

劉崧跪地叩首,雙手摘下頭頂烏紗帽,顫抖著從官袖中取出了厚厚一疊滲紅的絹布,託於魁首之上,怒不可遏的擔保道:“這是臣昔日門生好友託親友假途北上,自燕王藩地乘漕運船隻南下應天才送出的血書。”

“其上清清楚楚的寫明瞭他們在北境遭受的排擠乃至“迫害。”

“昔年有胡黨做靠山,為這些鄉紳豪門庇護,讓臣之好友門生遭遇百般凌辱時尚且上奏無門,時至今日,這些作威作福的鄉紳豪門再也無法憑藉著昔日的關係作威作福,這才將其在北境之遭遇,以血書奏來。”

“臣敢用這烏紗帽及項上人頭作保。”

“若臣的門生好友有半句虛言,請斬某頭!”

這剛直的態度,讓滿朝文武都不得不拋卻了心中的許多小九九。

隨侍朱標的太監忙下了高臺,將血書雙手捧到了朱標面前。

招呼左右,將之攤展於朱標的面前。

常升目力極佳。

雖是反字,但以他的大腦,就算有複雜的字眼,聯絡上下文連蒙帶猜也能將之讀全。

不看不要緊。

一看果真“大開眼界”。

在交通並不發達的古代,天高皇帝遠,窮山惡水出刁民果真就是寫實而已。

因為用的是絹布。

左右不過是八九封血書,但每封血書,就代表了至少一戶官員之家,被北境地方的鄉紳豪門給設計陷害至家破人亡。

或是僱傭潑皮無賴強行奸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