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57章 都是買賣 (第1/2頁)

加入書籤

二百萬兩現銀。

除了牽頭的陸家,就是在座這些經營多年的商賈世家,也不敢有一家保證,能在不變賣基業的情況下掏出來。

而他們,已然是大明之中底蘊最深的商賈世家了。

面對同座之人的打岔。

陸老不急不躁,只等他發完這通牢騷,密室中重新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匯聚,他才開口問了一句:“說完了?”

右一的老頭尷尬一笑。

見狀,陸老這才繼續說道:“換做往年,或是舊朝,這二百萬兩現銀,對朝廷而言,也不過杯水車薪。”

“畢竟這只是一筆意外之財。”

“加之朝廷之中,總有不少吃喝玩樂,貪墨成風之徒。”

“只要有人心存貪念。”

“不管是二百萬兩,亦或是更多,對他們而言無非名目巧拙之別,胃口大小之分。”

“有的是手段將這筆意外之財,合情,合理,合法的掏進他們自己的口袋。”

聞言。

在場的商賈無不面露鄙夷。

除了手中無權,不能人前顯聖之外,那些所謂的權貴,在他們眼裡也不過是尋常人而已,只要有七情六慾,心有所求,以他們的財力,總有辦法籠絡一二。

所以身份的變遷對他們而言。

並沒有多麼緊要。

實在有需要了。

割裂一房,或者順著族譜,收容一兩家幾代前就分出的旁支,背地資助,操作一二,將之送入朝堂,也不困難。

只是時間和投入成分的差異而已。

“但今歲,一切都不一樣了。”

“放諸過往之王朝,凡是糧食豐收,財賦充裕之時,朝廷焉有不借機大興土木,或是對外征戰之理。”

“對皇室而言,他們需要藉此彰顯王朝之仁德。”

“下邊的臣子也需要藉機積攢自身之功績。”

“然而,當今皇帝出身寒微,今歲胡惟庸案之後,朝野正空缺無數,換作旁人,偶得浮財,面對此情此景,正當籠絡天下之民心,朝中臣公也當把握時機,謀求一二前程才是。”

“可諸位不覺得,當今的大明朝廷安穩的過份,甚至理智的過份了麼?”

“理智?”

陸老身側左二的胖老頭小眼一眯,精明的臉上浮現了一抹戲謔。

搖頭道:“朝廷若是理智,就不會貿然的行什麼田畝清丈之策了。”

“哪怕心有所想,也不該如此早的擺上朝堂庭議,弄的人盡皆知不是?”

“這不是昏了頭是什麼?”

“昏頭?”

陸老蒼老的面上無奈一笑。

“據老夫探明的訊息,如今朝廷六部提交預案,一切支出物價,全由懂行之人負責專門的審計,並跟進撥款使用和賬本記錄。”

“朝中諸公要想再如往昔一般,從朝廷撥款中上下其手,不說做不到,但難度和風險卻激增十倍不止。”

“此等約束,這叫昏頭?”

“蘇州府一地,衍聖公之後,孔家南北兩宗會同試科舉籌辦的朝廷欽差,連同天下大儒重新校訂四書五經,為日後科舉作範本。”

“一干科舉錄用舉子來往應天進修再分配赴任將成定製。”

“此等謀劃,這叫昏頭?”

“從蘇州府查獲走私商隊之後,朝廷巧立名目,一邊以不知來源的海外奇珍籌辦拍賣會,一邊以走私商對收繳國庫的存銀,低價收購了大量權貴之家折價典當變賣的異寶珍奇。”

“若全數出手,低買高賣之獲利,較之查獲走私商隊怕只多不少。”

“這等手段,這叫昏頭?”

“而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