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2章 五色神砂 (第2/3頁)

加入書籤

箏,直接進入「地籟」之境,憑空生出風雨雷電包裹在隕星外面快速打磨,在其落在地面之前,磨成粉碎,蒐集起來,五行充分混合,暫時收在禹鼎之中。他再帶著鄧八姑等人將一座小山峰挖空,建造一座百丈高的大丹爐,將磨碎之後的星屑送進去煉成五色神砂。

他把收取星屑的活交給金須奴,執爐煉丹的活交給鄧八姑,自己親自操琴粉磨,等把五色神砂積攢到一定量就開始回填盆地。

>/>

盆地裡面有完整的建築群,生長著大量的動植物。

這些建築本是靈空仙界的天宮,名為五明宮,總共前後左右五個主要的宮殿,每個宮殿又各自帶著四個院落,以這二十五個主體建築為核心,又有三百多個小型的房屋院落,規模十分龐大,有煉丹的,有煉寶的,有煉器的,有清修的,有辦公的,有待客的,有遊玩的……

裡面的東西都已經不復存在,大概是天外神山崩壞的時候,上界的天仙們把裡面的東西都緊急拿走了,或有極少遺落的,早被前人撿走,寒蚿就得到一面天府寶鏡,可以隔空檢視監視自己想看的目標。

時飛陽將這些宮殿院落按照未來用途重新規劃,宮殿下面的地基底層都是玉質,十分堅硬,他以南明離火劍進行切割,分成一個個模組,先挪到高處去用乾淨的泉水沖洗,再用丹火烘乾,反覆九次,另一邊把煉好的五色神砂拿來往盆地裡回填,鋪上一層以後,還要用火烘烤。

時飛陽也不動用自己的力量,而是帶著袁化用天地清寧圈勾引極光大火下來,三個圈子懸在空中,化作三個直徑數里的光圈,從邊界處吸來極光大火,分作三股射向地面,把五色神砂煉化令其部分粘結夯做地基,然後再鋪上新的五色神砂,如此反覆,不斷墊高。

時飛陽的弟子不多,但也算夠用,這樣忙碌了四個多月的時間,整個盆地便給全部填滿,他又按照地脈走勢,因地制宜,澆築山川,將自己心中預先定好的規劃一一實現,在這三千多里方圓的大地上隨心揮灑,造出連綿起伏的山地。

地形造好,再從高處把一座座宮殿院落挪移回來,錯落有致地安置在山野之間,雖然還是五五分宮,但不再像原來那樣鋪在平面上,而是高低相形,成了立體狀。

除了宮殿,還有大量的植物,先是一株株萬年古木,然後是各類灌木,有的花開如盆,斑斕錦簇,有的小若蘭花,點綴葉尖,時飛陽根據各種樹木花草的形狀分別移植在合適的宮閣山野之間。

這裡原有一個白玉牌坊,三連形制,高達三十多丈長,通體晶玉建成,銀光燦爛,耀眼生花,上面用古篆文刻著「光明境」三個字,多麼厲害的隱身法到了這下面也要失去效用。

時飛陽將其移到山前,他這建築群是背坐西北,面向東南走向,從牌坊從向內連續越過三個起伏有序,漸次升高的高崗便來到南方主宮,因其在東南,地處巽宮,命名為神折宮。

從這裡向西北再經過三個漸次升高的小山方是中央的五明宮,繼續往後到達更高的天心宮,左面是東北方的天任宮,右邊是地處西南的天芮宮。如此五宮攢簇,上合天象,下接地氣,打成一片。

時飛陽鑄造山川時候,總共是五條山脈,如龍形般走向,五座宮殿都在龍脈之上,另有九道河川,是為九條水龍。

原來盆地時候,周圍就有九座山峰,上面也有一些宮殿建築,但形制都比較小,時飛陽把山峰移到西北方向,當作背靠屏風,疏通地脈,各引若干清泉到達峰頂,再向下鑿出水眼形成瀑布,澆灌下來匯入九條河道。

這樣五條地龍,九條水龍,相互支撐盤旋,骨血兼備,合乎九五之術,正是立道之基!

土建工程,時飛陽帶著眾弟子足足忙了一年多才全部搞完,後期的移植樹木,栽種花草,各區規劃,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