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4章 闢個謠,沒有1微米,是0.5微米 (第1/3頁)

加入書籤

就在國際上傳得紛紛擾擾之際,李衛東的辦公室裡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他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眼神深邃而堅定。

\"王明,\"李衛東突然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命令,\"準備開新聞釋出會。\"

王明正在整理檔案,聞言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李科長,又要開釋出會?這次是為了什麼?\"

李衛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這次的釋出會,主要是向大家解釋一下關於最近光刻機的事情。\"

王明一愣,隨即意識到這個訊息的重要性。

急忙放下手中的檔案,連聲答應:\"好的,我這就去安排。\"

訊息如同一陣旋風,迅速傳遍了整個國際社會。

各國媒體、科技公司和政府部門都為之震動。

上一次鋼鐵釋出會的驚人效果還歷歷在目,這一次,幾乎所有國家的媒體都爭先恐後地報名參加,生怕錯過任何可能改變世界格局的重大資訊。

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紛紛派出了自己的代表。

他們心中都懷著同一個疑問:炎國到底在搞什麼鬼?

……

終於,萬眾期待的釋出會日子到來了。

清晨,陽光灑在炎國外交部大樓的玻璃幕牆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樓前的廣場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早已蜂擁而至,攝像機、話筒、錄音筆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彷彿一片鋼鐵叢林。

記者中,有來自《鷹醬時報》的資深記者約翰·史密斯,他皺著眉頭,不停地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

儘管已經是秋天,但炎國的陽光依舊熾熱。

\"真是熱得要命,\"約翰嘟囔著,轉頭對身邊的同行說道,\"你說,這次炎國人又要玩什麼把戲?\"

旁邊一位留著小鬍子的高盧記者聳了聳肩:\"誰知道呢?上次他們可是給了我們一個大驚喜。不過說實話,我對他們所謂的光刻機技術持懷疑態度。\"

不僅僅是記者,現場還聚集了眾多科學家和電子行業的公司代表。

他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各自的看法。

Ibm公司的首席工程師湯姆·威爾遜站在人群中,神情嚴肅。

他身邊是摩托羅拉的技術總監傑克·莫里森,兩人都是各自公司的核心人物。

\"湯姆,你怎麼看?\"傑克壓低聲音問道,\"炎國真的掌握了先進的光刻機技術嗎?\"

湯姆搖了搖頭,眉頭緊鎖:\"說實話,我很懷疑。要知道,光刻機可不是什麼簡單的玩意兒。\"

確實,光刻機的製造難度堪稱當代工業的巔峰之作。

它需要集合光學、機械、電子、材料等多個學科的尖端技術。

每一臺光刻機都是精密到極致的儀器,其核心部件的加工精度需要達到微米級別。

就連最先進的國家,也需要投入鉅額資金和大量人力才能勉強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而炎國,一個剛剛開始工業化程序的國家,竟然聲稱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這怎能不讓人懷疑?

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對炎國的說法表示認同。

比如來自約翰的物理學家艾倫·霍金斯就持相對樂觀的態度。

\"別忘了,\"艾倫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對周圍的同行說道,\"歷史上不乏後來者居上的例子。誰能保證炎國不會創造奇蹟呢?\"

但更多的人則持中立態度。

他們認為,炎國可能確實研製出了某種程度的光刻機,但肯定達不到他們宣稱的水平,很可能是一種相對粗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