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登月前的準備 (第2/3頁)
們不能一次性建成一個龐大的基地,而是要讓它具備靈活擴充套件的能力。”李衛東在規劃會議上強調道,“每一個艙體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進行組合和升級,這樣我們就能隨著任務的推進,不斷擴充套件基地的規模和功能。”
研發進展:李衛東的團隊設計了一種充氣式艙體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在發射時壓縮至最小體積,抵達月球后透過充氣展開,形成一個堅固耐用的艙體。充氣艙體不僅能夠有效節省發射成本,還能夠根據任務需求進行靈活調整。此外,科研團隊還為基地設計了一套自動化搭建系統,能夠透過機器人和無人機在月球表面自動搭建和擴充套件基地。
為了確保月球基地能夠長期執行,李衛東決定採用太陽能與核聚變相結合的能源供應方案。月球表面有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尤其是在月球的極地區域,幾乎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陽光照射。李衛東計劃在月球基地周圍部署大規模的太陽能板陣列,為基地提供日常的能源供應。
然而,李衛東深知,太陽能並不能完全滿足基地的能源需求,尤其是在月球的夜晚或陰影區,太陽能將無法發揮作用。因此,他還計劃在基地內部安裝一個小型核聚變反應堆,作為備用能源,確保基地能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足夠的能量。
“太陽能是最直接的能源來源,但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它。”李衛東說道,“核聚變反應堆將為我們提供長時間的能源保障,確保基地在任何環境下都能正常執行。”
研發進展:團隊成功設計了一種高效太陽能收集系統,這種系統採用了可調節式太陽能板,能夠根據太陽的位置自動調整角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收集效率。同時,科研團隊還為基地設計了一種小型核聚變反應堆,這種反應堆不僅體積小、效率高,還具備極高的安全性,能夠長時間為基地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
登月任務的核心目標之一便是氚-3的開採與提取。李衛東深知,月球表面雖然儲藏了大量的氚-3,但要從月壤中提取這種珍稀資源並非易事。因此,他決定為月球基地配備一套自動化開採與提取系統,透過機器人和無人裝置來完成開採任務。
李衛東的團隊設計了一種月壤開採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在月球表面自動移動,並透過鑽探裝置將月壤進行深度開採。開採到的月壤將被送入基地內部的氚-3提取裝置,透過高溫分離技術,將月壤中的氚-3提取出來。
“我們不能依賴人類去完成開採任務,必須讓機器人和自動化裝置來完成這項工作。”李衛東在一次技術會議上說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大規模的資源開採。”
研發進展:科研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月壤分離與提取裝置,這種裝置能夠透過高溫加熱和氣體分離技術,將月壤中的氚-3高效提取出來。提取到的氚-3將被儲存在特製的容器中,透過專用的太空貨運飛船運回地球,供未來的核聚變反應堆使用。
隨著登月飛船和月球基地裝置的研發逐步完成,李衛東和他的團隊開始進入綜合測試階段。他們將在地球上模擬月球的環境,對所有裝置進行全方位的測試,確保在實際任務中一切順利。
李衛東的團隊在沙漠地區建造了一個月球環境模擬基地,這個基地透過特殊的環境控制系統,模擬了月球表面的溫度、重力、大氣壓等條件。所有的登月裝置,包括飛船、自動化開採裝置、生命支援系統等,都將在這裡進行全面測試。
“我們必須確保所有裝置在月球環境下都能正常執行,”李衛東在測試現場說道,“任何一個微小的故障都可能導致任務的失敗,我們不能有任何疏忽。”
除了地面的環境測試,李衛東還計劃透過無人飛船的軌道測試,驗證登月飛船的太空飛行效能。無人飛船將被髮射到地球軌道,透過模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