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四十八章要誅佞臣 (第1/3頁)

加入書籤

</dt>

夏允彝無奈地看了趙無忌一眼,搖了搖頭,皺眉說道:“那此地的危局,如何能解?屬下以為,此地早晚生亂!”

“夏先生,這一點本官又何嘗不知,待我等到了桂林府中,見過徐大人再說罷,眼下也只能且行且看了,”趙無忌望著遠處正在狼吞虎嚥地吃著粥的百姓們,想了想又說道:“事不宜遲,我等稍後便啟程出發,儘快趕到桂林府,至於這些百姓,給他們留點銀錢和乾糧就好,待本官見了徐大人,想必總是能找到解決此事的法子。”

兩日之後,桂林府,臨桂縣內,廣西布政使徐時的府邸中,徐時正端坐在客廳裡,含笑和兩位身份不凡的客人說著話。

徐時今年五十有四,面目清癯,雙眼細長,頷下三縷長鬚,一身的儒雅氣質,長相不俗,此刻在他的左右兩側,分別坐著兩人,左邊一人,年約四十餘歲,一身緋色官袍,身材瘦削,瘦長臉,面板黝黑,眼睛半眯,似在假寐,此人乃是廣西按察使餘懋學。

坐在徐時右邊之人,身材不高,面龐白淨,大鼻子,鬍子稀鬆,嘴唇緊緊地抿著,臉上露出堅毅的神情,此人正是廣西都指揮使黃道周。

黃道周才學過人,原本是詹事府少詹事,黃道周此人頗有才華,為人正直,也是明朝著名的書法家之一,他本在京師任職,隨後因種種原因得罪了崇禎皇帝,被崇禎明升暗貶,將他派往嶺南,其後數年,他輾轉數地,最終來到廣西,擔任都指揮使,他在此地任職已有一年之久。

徐時微微笑著,看向左右兩人,道:“本官今日之所以請兩位大人來此,乃是有事想與兩位商議一下,兩位大人皆是學識淵博,明辨識理之人,相信兩位大人定然能為本官解惑。”

餘懋學聞言,望向徐時,拱手說道:“徐大人言重了,我等三人,身負皇命,為皇上主政此地,彼此更應同氣連枝,守望相助,這本是應有之義,卻不知徐大人有何吩咐,在下洗耳恭聽。”

黃道周亦是點了點頭,抬首望向徐時,問道:“徐大人莫非是為了這難民之事頭疼?”

徐時聽了,臉色微微一黯,便點了點頭,“今歲頗不太平,本省各地災害四起,鬱林州,潯州,田州等地百姓因災害百姓流離失所,數不勝數,而今府城之外,聚集百姓難民已有萬人左右,徘徊不去,衣食不繼,當真令人十分頭疼。”

“哦,大人不是已命差人前去城外設棚施粥,賑濟災民了麼?本官也曾派人前去城外檢視,感覺百姓心思尚算平穩,皆都在稱讚徐大人及時賑濟救災,拳拳愛民之心,令人欽佩。”餘懋學含笑說道。

徐時笑了笑,擺了擺手,“這都是本官的分內事,當不得什麼,只是這幾日手下差人來報,眼看城外的難民是越來越多,本官手中的米糧卻已經有所不足,官倉的米糧,沒有皇上的旨意,不能輕動,如何賑濟這些越來越多的難民,卻是個難題,故此請來兩位,共商此事。”

黃道周不以為然地看了徐時一眼,說道:“桂林府中,豪紳大戶多如牛毛,家中財產何止百萬千萬,他們家中的糧食,怕是幾輩子都吃不完,而今城外百姓食不果腹,飢寒交迫,他們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住在城中?本官以為,徐大人不妨命他們捐獻一些米糧出來,以救災民。”

徐時沉吟了一下,微微頷首,說道:“黃大人所言,卻也是一條路子,事不宜遲,本官明日便召集這些縉紳前來,勸他們為城外的難民,募捐一些糧草,多少也能稍解一些燃眉之急。”

“只不過,如今廣西一地受災者眾,本官粗略估計,分佈全省之難民數目,至少有四五萬人之多,兩位大人也知道,這兩年本地接連災害不止,各級官府,手頭也沒多少糧食和銀錢,實在是難以面面俱到,將這些難民盡數地安置起來,本官擔心啊,這些衣食無著的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