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7章 影響王朝歷史走向的戰爭(五)2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三階段便是岐溝關之戰,宋軍潰敗。”

“蕭太后率遼國主力南下後,便以騎兵之長和平坦廣闊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破宋東路軍,再移師逐個擊破。”

“東路軍面對遼軍主力不敵敗走,遼軍追至岐溝關後發起總攻,宋軍潰敗,數萬宋軍,或被殺,或掉入河中溺死,或被俘,損失巨大。”

“第四階段便是遼國反撲,楊業殞命。”

“中路軍倒是幸運而返,還帶回了一些百姓。但西路軍就不妙了。”

“西路軍於安定西遭遇遼軍主力,再敗。監軍王侁逼楊業出雁門赴朔州出戰。楊業不敵,回師的時候,潘美與王侁已違約先撤。楊業孤軍奮戰,負傷被俘,絕食而死。”

“至此,雍熙北伐以大宋大敗而告終,二十萬宋軍一潰千里,從而失去了奪回燕雲的機會。”

大宋時空節點。

開封府垂拱殿。

趙禎看到標題時精神一振,是天幕回應嗎?怎麼不是短訊呢?他哪裡知道溫陌沒有理他。

“嗯?怎麼是雍熙北伐啊?”

趙禎喃喃自語。對於太宗時期的這場戰事,雖有看過記錄,卻也瞭解不多。

而范仲淹,韓琦,富弼等人,對當年的北伐也是有過了解的。只是涉及了太宗之事,其中的疑點也不好多深究。

如今,天幕播放此事,正好看看後世人怎麼看待。

“眾卿,大宋明明先勝,為何而後敗?”

趙禎不解為什麼開始收復了很多城池,怎麼畫風一轉便敗了。

眾人聽到趙禎問話,一時竟不好如何回答。范仲淹本就是敢直言之人,立時站出來開口說道:

“官家,此戰臣以為戰略上便存在漏洞,名為步步為營,卻紕漏甚多,並未真正的做到緩步推進,是為急躁。”

韓琦見范仲淹開口,也是站了出來,說道:

“當年遼國的情報是賀令圖上奏,以此時來看,其人有貪功誤國之嫌,遼蕭綽的軍事政治才能不輸先賢,豈是悖人倫,貪歡愉之貨色。”

趙禎聽後略微點頭。

“如此說來,實為情報誤了太宗大業?”

范仲淹聞言,忍了一下後,還是出口說道:

“情報有誤是板上釘釘,然太宗戰略戰術皆不及遼蕭綽,其中紕漏在善騎的遼軍看來無非就是羊入虎口。”

反正已經說出口,范仲淹也不在乎話裡直指太宗無能。他沒說紙上談兵,志大才疏就算給面子了。

趙禎聽後,臉色有些不自然,卻也沒有怪責。

此時知諫院的富弼出言說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後來之人從中得取教訓便可。”

而此時另一時空節點的大宋就不似這般和睦了。

“無能,廢物,從開始到結束就沒有一個正確的指揮。可憐我無數大宋好兒郎。”

垂拱殿中,暴怒的聲音傳來,讓周圍的記錄官以及一眾朝臣皆是噤若寒蟬。很少有人看見趙大如此憤怒。

曹彬,米信兩人看著天幕上自己的名字,頓時覺得這是遭受了無妄之災。

但見此時暴怒的趙大,兩人還是低頭不語,生怕被提起。

沉重的氣氛下,天幕繼續播放。

“此戰失敗的原因其一便是高粱河慘敗的影響,致本就缺少騎兵的宋軍更加不敢再進行大縱深的突破。所以只能步步為營,每一城都是血戰而下,導致後來又是疲憊之師迎戰對方主力。”

“其二便是戰機選擇失誤,情報不準。北伐出師時,蕭太后已經鞏固了權力,得到了耶律休哥等重臣的擁戴。而蕭太后和韓德讓的情人關係在草原民族看來根本就不算事,以此事論斷遼國內政不穩,著實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