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6章 十億人口工業化國家的歷史使命2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此時的英吉利迫切的需要提高生產效率,因為他們的市場需求太大了,生產效率制約了他們賺錢的速度。這就迫使人們絞盡腦汁來提高生產效率。”

“紡織業就是典型的例子,那時候的紡織機只能用一個紡錘,這種效率舉全國之力也填不上市場的需求。”

“這時,就有人改良了紡織機,可以使用多個紡錘,紡很多根線。這種改良極大程度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隨著這種紡織機的出現,生產單位便由家庭小作坊改變為工廠。每個人只需要做最簡單的工作,生產的大部分活被機器所代替。這便是流水線工作。”

“此後,所有行業紛紛效仿,發明機器,建立工廠。連鎖反應把技術革新和生產工廠化推向了高潮。”

大宋時空節點。

開封府垂拱殿。

趙匡胤收起了笑容,工業革命四個字讓他提起了一百分的精神。

工業革命竟然有三次,而且後世已經在尋找第四次的路徑了。

嗯。。。海洋霸權。

趙匡胤看到英吉利奪得了海洋霸主後的瘋狂掠奪讓他內心起了無限的貪念。

天幕剛剛說過,大宋此時的造船技術世界第一。

如果大宋是帶著軍隊出海呢?也像後世英吉利一樣掠奪世界,那帶回大宋的將會是一場多大的富貴?

想想都讓人流口水,這個時候還考慮仁義道德?有毛病吧?

仁義道德是對內,不是對外。

趙匡胤武夫出身,可沒有如此迂腐的儒家觀念。

此時,天幕給他的震撼還不止於此。

圈地運動直接就解決了土地兼併的問題啊。

之前趙匡胤心裡就有想法,是否可以將農民引向工商業,為此他還向天幕發資訊問了如何平衡農業和工商業的關係。

只是天幕似乎沒有單獨回話,而是直接透過影片給了他答案。

壓下心中的激動後,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要有足夠多的工場來容納失去土地的農民。

而足夠多的工場生產出來的商品又要有足夠多的銷路。

銷路的問題就回到了海洋霸權這裡。

這就形成了一個相輔相成的因果關係。

海洋霸權為大宋的商品開路,用商品將大宋所需要的財富帶回來。

國內拿到海外回來的財富再繼續擴大生產,招更多的工人。

那土地兼併的歷史迴圈就破解了。

或許到了那個時候,地主都不願意再囤積土地了,因為土地裡種出的財富遠遠不及出海賣商品的財富來的多,來的快。

土地價格自己便會降下來,那時候朝廷可以借錢給農民買地,那些沒有成為工人的農民可以耕種更多的土地。

如此,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應的也提高了。

此時無數的新想法在趙匡胤的腦子裡出現。而另一邊的趙普等人同樣是沉浸在自己的設想中。

一場巨大的變革風暴開始在大宋的東京城裡凝聚成型。

大明時空節點。

應天府故宮。

朱元璋父子此刻完全沒有心思再考慮大明未來的奇葩事了。

因為大明的變革似乎就在眼前了。

朱元璋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禁海令是一個多麼狗屎的政策。

還好在天幕的影響下,他已經廢除了禁海令。

此刻工業革命產生的前期條件便讓他們的腦子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若是沒有天幕之前的薰陶和影響,他們也無法這麼快就能清晰的捕捉到這條變革的主線。

“標兒,此去沿海,勢在必行,爹爹再加派一些軍隊隨行,誰敢破壞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