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5章 我們不是記仇,這叫勿忘國恥2 (第2/2頁)

加入書籤

隨後,他轉身看向公孫弘,說道:

“次卿,太學之下可否增加中學及小學?像後世一般,學堂增加,讀書認字之人增加,於國家是有益的。”

公孫弘點頭,隨後看向搞錢聖手的大司農桑弘羊。

“陛下開學堂乃大善之舉,於國於民皆善,只是如今朔方,五原初立,錢財上或許力有不逮。看大司農能否擠出一些?”

劉徹聞言又是錢的事,隨即也看向了桑弘羊。

桑弘羊拱手回應:

“陛下,朝中錢財已早有計劃,此時再撥付建學,怕是影響朔方,五原立郡築城。”

一聽影響了伐匈,劉徹立馬熄火了,隨即便想著海運貿易。

事實上漢武帝時期的海上貿易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不過更多的是民間自發行為。

此時透過對天幕的分析,海貿是大有利潤可圖。之前幾人也商量過,最終也沒有下定決心。

劉徹的意思是國家出臺法令收回出海權,船隊轉為官營。

桑弘羊不同意,認為有民間參與,出海貿易的份額可以做得更大,經濟能更活躍。

同時他還建議出兵平南越國,佔出海口,以武力打通商貿路線。

桑弘羊不愧是商業天才,難怪後來會成為西漢國資委的一把手。

漢武帝其實很心動,但是就怕南方戰事耗時太久,影響與匈奴的對峙。

隨後想了一下,召集了幾名武將過來商討此事。

此時這個時空節點也開始露出了分支的苗頭。

天幕繼續播放。

“大家記得1888年12月17號這個日子嗎?這是北洋水師成立的日子。是我們華夏曆史上第一支鐵甲艦隊。”

“1894年9月17號,甲午海戰爆發,北洋艦隊戰敗,失去黃海制海權,沿海國土暴露在敵人的炮口之下。”

“1895年2月17號,日本艦隊開進威海衛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4月17號,馬關條約簽訂。內容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會背。”

“然後到了1950年的3月17號,我們當時的海軍司令要去視察劉公島,卻要借老百姓的漁船過海。”

“17這個數字帶來的屈辱我們會忘記嗎?永遠不會的。”

各個時空節點的帝王們都已經看過之前的百年屈辱。也知道那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歲月。

倭奴當真欺我華夏太甚。

想想後來華夏還經歷過一場差點亡國滅種的抗倭之戰,不由得感同身受,怒罵聲此起彼伏。

當看到海軍司令要借漁民的船出海時,不禁也是感到心酸。

雖然不知道司令是何職務,但加上字首海軍二字後,也大概能猜出來是軍隊大員。

這種級別的高官連出海都沒有軍艦接送,可想而知,那個時候的華夏是怎樣的一窮二白。

唏噓感慨之後,他們又開始思索天幕中的女娃子提起這些是做什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