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章 為什麼稱強漢? (第2/2頁)

加入書籤

山已定,關隴貴族的慾望卻是日益膨脹,已經到了要和國家爭利的地步。

新朝初立,人才匱乏,因此大量關隴貴族子弟出仕,於朝堂之上已是不小的力量。

然而楊堅一代開國大帝豈是易與之輩,如今朝中四貴的高熲,楊雄皆是跟隨他起家的心腹。最主要的他二人皆不是關隴成員。

此時他已經有了思路,那就是找一個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方法。

上升通道的開啟勢在必行。所以九品中正制的廢除和開科舉士都只是第一步。

楊堅也並沒有急於求成,此時的科舉制只是在那塊鐵板上撬開一條縫隙。

五品官員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舉人。這便是楊堅的妥協。

自漢以來就有開科舉士的萌芽,南北朝亦有科舉之法,雖未推行此法,但也算有理可依,有跡可循。士族門閥也無從反對。如此,溫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此時看到天幕所言之意,他更加清晰的瞭解到了科舉的意義。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天幕影片仍在繼續播放。

“這時候,意外發生了,有一天,你的長官找到你,說他要作為使者出使西域,問你願不願意給他當翻譯。”

“原來自從武帝去世後,匈奴人又覺得自己行了,又開始支稜起來了。說服西域的幾個國家一起和大漢作對。”

“在匈奴人的勾結下,劫殺了幾次漢朝的使者。這次出使,就是要處理下與這幾個國家的關係。”

“你心裡是一萬個不願意,覺得太危險了,你還聽說出使南越,朝鮮的使者都被殺了,出使匈奴的使者被關到北海放了19年的羊。”

“這麼一個使者走到哪,死到哪的國家簡直弱爆了。但既然長官發話了,你哪有拒絕的餘地。”

“更何況,為國效力也是你份內的責任,於公於私你都義不容辭。所以只好交代好後事,戰戰兢兢的踏上了前往西域的不歸路。”

“你哪知道,這次出使將徹底顛覆你的三觀,和對大漢這個國家的認識。”

大漢時空節點。

玉門關。

四十歲的班超告別了將軍竇固,帶著出使西域,進而分化匈奴的使命來到了玉門關前。

與他隨行的只有一個三十六人的使團。

西出玉門關後便是異鄉,此去不知何年迴歸。然而,為了大漢,他們義無反顧。

此時天空中的天幕亮起,字幕出現。

班超本就是棄文從武,文學造詣相當之高。他從字幕中揣摩大概知道了天幕所說為何。

緩緩翻譯出來,一一告知隨行三十六人。

眾人才得知天幕此次播放的正是西漢使者的故事。

班超的偶像便是西漢的使者傅介子,他正是受此影響才投筆從戎,出使西域。

而這天幕似乎說的就是傅介子出使西域拿人頭立功的故事,這簡直就是天幕在為他們壯行。

此行眾人本就抱著必死之決心。此時天幕神助,給眾人平添了無窮的信仰力量。

一時間無不慷慨激昂,建功立業的情緒爆棚。

是啊,我們的身後是有一個名為大漢的王朝。

大漢的兵鋒所指,無不臣服。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臣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