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7章 十一人口工業化國家的歷史使命3 (第2/2頁)

加入書籤

大臣們的躁動。

他們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工匠創造出的財富,但要提高他們的地位,便如同踩了尾巴一般,反應很強烈。

朱棣心知肚明,只是看向眾臣,特別是文人大臣的反應。果然如他所料。

文人們會想,工匠地位提高,那我們十年寒窗有何意義?難道工匠還能治國?

很顯然還是士大夫高人一等的思想在作怪。

朱棣知道不是一天兩天能改變這種情況。他只是淡淡的說道:

“管子所言士農工商,是何意義?還想走回老路?”

群臣聞言,盡皆默然。

此時天幕上的話更是顛覆了他們的三觀。

後面的工業革命是以科學家和研究所為主導。

那就意味著教育方面都要大刀闊斧的改革。

聯絡之前的數學,物理,化學的詞語,可以想象以後讀書人很可能不再以四書五經為主了。

國家若要繼續發展強大,那麼教育將會是以實踐中所產生的理論為指導去學習各種新的東西。

這種改變太大了,朱棣能想象到日後的阻力,或是需要更長的時間,也許一代人,兩代人,甚至更久。

要保證後來的國家路線不走錯。是時候要培養繼承人了。朱棣心裡想到了此時二十歲出頭的朱瞻基。

天幕繼續播放中。

“2016年前後,國內媒體上出現了很多這樣型別的文章:連圓珠筆頭都造不了,華夏離製造強國還有多遠?”

“然而,只是一年之後,太鋼集團一次性生產出了夠全球用好幾年的圓珠筆頭,這些聲音就自動消失了。”

“既然我們有能力做,為什麼沒有做呢?這是因為圓珠筆頭看起來雖小,但是他的製造難度和成本並不低。”

朱棣讓內侍將皇太孫宣過來,從此刻開始,他就選定了讓朱瞻基來延續他的改革。

雖然天幕之前的影片中有說朱瞻基是鬥蛐神帝,但除了這一點,並沒有說別的方面不行。

那就意味著朱瞻基未來乾的還行。

“2016年啊,距離我們差不多600年。而600年前是大唐末年了。”

“前600年華夏沒什麼大變革,而後600年滄海桑田,天地變換。”

朱棣感慨的說道。提醒著朝臣們要看到未來,不要抱著老觀念轉不得彎。

看著天幕中圓珠筆寫字的畫面,所有人都驚歎連連,後世人都不用毛筆了?

不過這圓珠筆寫字當真便捷,迅速。

華夏竟不能造?這圓珠筆竟如此難造?

看似簡單的一個東西,竟有如此難度。

看完後,才知道雖然有難度,但華夏還是能造出來,只是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此時太鋼集團的字樣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集團二字做何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