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頁 (第1/2頁)
在建興四十八年秋後,萬濤河以南的御魔兵馬,實際上就整合為三支,一是以秦冉、嵇元烹為首的玄元軍,一支是以天南國太子鄭產為首的天南討魔軍,一支是以越朝鄭王劉汾及安西郡王呂尚、趙孝志等人為首的東徵討魔軍。
魔族進攻的銳氣,受挫於北陵軍,卻又沒有建立防線的概念,魔兵魔將蜷縮於武侯嶺、陰魂嶺、洞庭山等地,除此之外,到處都是空隙。
玄元軍、天南討魔軍以及越朝的東徵討魔軍,雖然暫時還沒有勇氣直接進攻魔族主力盤踞的陰魂嶺、洞庭山等地,但從這些空隙穿透過去,分出小股的精銳戰力,往慘遭魔族屠戮、此時被億萬雜魔佔據後變成魔域的中州等地滲透,清剿雜魔、掃蕩養魔地,則還是可以做的。
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是玄京,還是天南國、越國,都開始發力大規模的鑄制天機戰械編入軍中。
星衡域的大宗門,對機關傀儡術都有極深的研究,以天機禁制為基礎,融合機關傀儡術的天機傀儡之學,無論是對玄元上殿,還是滄源劍派、玄皇天,抑或以對更低層次的宗門世閥,都不存在必然跨不過去的門檻。
此外,玄元上殿是被打殘了,後續所能控制的區域侷限於雲嶺一帶,相對狹小貧瘠得多,但越國、天南國則控制數十萬裡方圓的廣袤土地、一二百億的凡民,資源要比在魔劫中慘烈消耗中十數二十年的北陵富庶得多,宗門族閥內的煉器師規模也是極大。
玄京方面倒也罷了,越國、天南國一旦決定傾盡全力發展天機戰械,爆發出來的潛力絕不容忽視。
從隆慶元年秋冬開始,天南討魔軍、東徵討魔軍所編入的天機戰械成百上千的增加,一日多過一日。
特別是往魔族控制區域滲透的小股精銳兵馬,從隆慶元年秋冬季,就是逐步形成以天機戰械為核心的作戰模式,掃蕩清剿雜魔,野戰能力日益增強。
先是輕重型天機戰車、輪式、履帶式輜重車、風焰飛艇、鐵甲戰艦、重膛弩、重膛炮、六膛重灌弩等等被北陵軍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天機戰械,大規模出現在天南討魔軍、東徵討魔軍中,到隆慶四年秋,天南國、越國則將青蓮集焰炮也裝編軍中,用於御魔戰事。
這種青蓮集焰炮,就是青蓮焰箭及重膛炮的升級版,就是將數以百枚的小型暴炎重鋒箭的箭簇,集中在一枚大尺寸重箭之中,用特製的重膛炮進行發射,射程也遠達一百二十餘裡。
魔族以往只需要面對西北方向北陵軍一家強敵,但隨著玄元軍及天南討魔軍、東徵討魔軍編入的天機戰械越來越多,野戰能力越來越強,魔族發現南面、西南以及東面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而隨著陵州、丹霞渡集結的青鯨級鐵甲戰艦越來越多,擔心兩部兵馬有可能會被北陵軍借萬濤河徹底的切割,隆慶四年冬,武侯嶺所部魔兵全部撤到南岸陰魂嶺。
這實際上不僅意味著魔族放棄對紫柏山東麓的擾襲,也放棄對北庭數十萬裡疆域的控制。
不過,由於魔族在室韋山、大金山的深處,部署大量的萬魔枯骨大陣、養魔地,室韋山以西、大金山以南的荒原,隨時處於魔兵大舉進擊的威脅之下,北陵軍不依賴於雄山大川,難以建立滴水不漏的鞏固防線,陳海也沒有想著要一舉收復北庭的全部疆域。
陳海最終在原南鎮軍第四方面軍的基礎上,設立東鎮軍,以符思遠為主將,將防線推進到天鶴川一線,將天鶴川與紫柏山東麓之間萬裡縱深的靈川荒原納入北陵的開發範圍。
對於天南、越國大肆發展天機戰械,陳海也沒有覺得受到多大的威脅,只是抓住這難得的喘息機會,抓緊時間休生養息。
這三四年間,萬濤河到怒川江之間的廣袤地域,魔劫威脅算是基本解除掉了,不僅之前北逃的難民得以重返怒川江南岸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