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頁 (第1/2頁)
這些將卒有人擔心隨俞宗虎叛變,在雁門郡的家人會受牽連,在俞宗虎叛變後,就有多起將卒譁變、逃營,最終將訊息傳了出來。
一石驚起千層浪。
首先是大天師逝世一事被捅破,影響是巨大的。
普通將卒對大天師鞏清或許無感,但黑燕軍中數以萬計的赤眉教弟子幾乎難以想像這事的發生,心志迅速被動搖起來。
虎賁軍、西園軍以及諸路勤王軍,或許一時間無法證明這個訊息,甚至俞宗虎事先與太子贏丹或英王贏述聯絡,告知此事,還有可能會被當成陷阱,但有一點是能肯定的,就是俞宗虎在嘉源城屠殺數千赤眉教弟子以及封堵住松磐嶺黑燕軍的退路,都是血淋淋的事實。
松磐嶺黑燕軍的北撤節奏被打斷,第三批撤出松磐嶺的十數萬黑燕軍,完全措手不及,前行到嘉源城南三百里外的黔山進退不得;而第四批撤退及最後計劃負責殿後的黑燕軍,都完全被打亂了節奏……
太子贏丹及寧致澤,或許短時間始終都無法確認大天師鞏清是否真的辭世,但有一點是可以做的,就是聯合在河陽南部、東南部的十七路勤王軍,共七十餘萬精銳,提前對黑燕軍在松磐嶺還未撤出的四十餘萬兵馬發起全面總攻。
英王贏述也是率西園軍主力,殺出果子嶺,往甘泉山西麓碾壓而來;而在小漣水沿線,則是以河西勤王軍為首的十二萬精銳,推進到小鏈水河的西南岸。
雖然俞宗虎所部在嘉源城叛變,並不見得能完全控制住形勢,不斷有基層將卒譁變、逃營,也一度相當混亂,但兩翼黑燕軍,卻根本沒有能力去解決這支叛軍,就在極度混亂及被動的情形下,被拖入總決戰之中。
誰也沒有想到形勢會突發惡變。
為確保北撤計劃無誤,刺探虎賁軍、西園軍有無異動,寧蟬兒甚至還在年前脫身,趕到松磐嶺南面的鐵荊谷,與寧氏閥主寧致澤見面。
至少在寧蟬兒回甘泉山秋石寨之前,主力駐紮在鐵荊谷的虎賁軍,並沒有異動。
也就是說,俞宗虎決意叛變到實施叛變,極可能都沒有跟太子贏丹或英王贏述聯絡,而是毫無預兆的就在嘉源城叛變了。
陳海不相信完全沒有預兆,俞宗虎早年在雁都城,被合圍沒有多久,就毫不猶豫的選擇棄城投降,置燕京城的親眷子侄不顧,說明他是一個相當冷血、極度顧及自身的人。
他此時在沒有得到太子贏丹及英王贏述兩邊任何一方的承諾,就突然再度叛變,對他有什麼好處?
要是事後,朝堂沒有許功的意願,甚至還要追究他此前降賊的罪過呢?
事前並沒有允諾,在解決黑燕軍這個最大的隱患之後,朝堂確實沒有必要給早年的降賊罪臣什麼高官厚祿。
陳海猜測或許有什麼前兆,可能是以寧蟬兒在寧氏及太子贏丹那一系的地位都窺測不到的。
大雪紛飛,一道道銀色的雷霆在遙遠的天際隱約閃爍。
對普通將卒來說,難以想像跟理解眼前所見的這種大雪雷霆異相,陳海卻知道,以甘泉嶺西麓大軍為核心,兩三百里範圍的天地元息在這一刻悉數被攪亂,所以才會出來雷霆、大雪、狂風、冰雹齊出、寒暑異變的亂象,甚至山林間還突發大火,山洪奔洩。
陳海站在秋石寨七八米高的城牆之上,他的臉遮擋成冰冷無情的青銅面目之下,目光似刀凝視遠方,在模糊的視野裡,已能隱約看到河西鐵騎一簇簇似山似崖的冷峭身影。
那百餘河西鐵騎,還是僅僅是前哨,似乎只要等到西園軍主力,在南面攻破黑燕軍在甘泉山西麓的大營,後面就會有更多的精騎紛紛越過小漣水河,簇擁著戰車、巨弩,往秋石寨蜂擁而來。
寧蟬兒脾氣暴躁的拿馬鞭抽打一名不聽訓令的兵卒,將那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