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34頁 (第1/2頁)

加入書籤

第837章 重大利益

巷子口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杜飛、蒙樂他們也冒充圍觀的學生在一旁觀望形勢。待人群跟執法隊員都各自散去,肖明建、胡宗慶也乘車離開,看著張恪陪王維均坐進羅君的車裡,杜飛與陳靜、劉明輝、謝子嘉都不算陌生,請他們去1978喝酒——張恪要跟羅君、王維均等人在一起,一時半會兒也離不開。

這事情在羅君趕到之後就乾淨利落的處理掉了,也沒有耽擱多少時間,坐進羅君的車裡,張恪看了看腕錶,才夜裡十點半,正是附近高校宿舍熄燈的時間,但對他與羅君、王維均等人來說,時間還尚早。

車窗外的夜色清迷,路燈散發出柔和的光芒從車窗裡透射進來。

「我剛到建鄴時,夜裡經過這裡,差不多也是這時間,東華大道上的行人與車輛就要稀少許多,過了十二點,就幾乎看不到有車輛往東行駛——再往東就是郊區、是鄉下。過去一年的變化是顯著的,不僅僅是體現上的市裡統計的資料上,看看車窗外的車輛,我是很期待三四年之後這片土地會變成什麼模樣,當然,其他人對此也是很期待……」羅君望著車窗外的夜色,語帶雙關的說道。

張恪神色稍淡,只是側著傾聽羅君的話,從話裡知道性格強勢的他也感到許多的壓力。

建鄴市的權力結構在九八年相比其他地方就有其特殊之處:市委常委成員裡,市政府佔了三名,包括市委副書記兼市長、包括書記副書記兼常務副市長、包括市委常委兼副市長,這也是中央在中心城市加強經濟建設工作的要求,導致建鄴市府在市裡的力量相對強勢一些。

九七年,錦湖啟動橡樹園計劃,建鄴市反思這些年來在高新產業發展上的戰略佈局,長期在建鄴負責經濟工作的肖明建自然要為建鄴市高新產業的發展滯後承擔一定的責任,羅君隨後又將市委常委兼副市長王維均拉攏過來一起推動數字長廊構想的高新產業新戰略,算是暫時將肖明建壓製得無法動彈。

但是這僅僅是短暫的現象,一方面,王維均不再擔任副市長,而是改任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按照慣例,市政府將有新的副市長進入市委常委名單之列;最主要的,國內有著市委書記管幹部、市長管經濟的分工模式,羅君也不可能長期的將手撈過界直接幹預市政府的經濟工作——經濟工作總歸要由市府主導。

肖明建雌伏一段時間之後,並不甘心給羅君壓制以致他在市政府裡都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年初他與常務副市長胡宗慶聯合推動軟體產業園專案,就是他想重新奪回在經濟工作上主導權的一次努力。這次市政執法法到學府巷來執法,貌似肖明建是四月經過這裡隨口吩咐了一句,他這「隨口吩咐」就有極高的技巧在內,說到底還是想插手數字長廊構想的事務。

這種不甘心並非單純的權力鬥爭,還涉及到各種複雜的利益關係。

建鄴市計劃今後五年會將投入超過百億的市政建設資金到高新區裡,甚至要遠遠超過中心城區白江區。

市政投資可以說是在與官場勾連的所有利害關係中最能直接輸送利益的,高新區在市政投資上划走最大的一塊蛋糕,卻限制那些虎視眈眈的利益集團涉足進來,豈能不遭人忌恨?

市政投資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其實從四月初國務院宣佈城鎮職工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很多人都意識到政府手裡握著的最誘人的蛋糕不再是其他,而是長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土地資源。

中心城市白江區人居環境成熟,即使有些舊城區要改建,開發商通常只能零零碎碎的像打補丁式的拿地進行地產開發,而建鄴市啟動數字長廊構想,一下子就將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劃入高新區,即使商業住宅區規模佔不到30%,可開發的土地面積也將遠遠超過其他四個城區的總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