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71節 (第2/4頁)

加入書籤

以讓自己居住的地方安居樂業,也應該使侵害自己的敵人得到懲罰!

方運無聲一笑,提筆要寫,但隨後愣住了。

“造化弄人啊。”方運輕嘆。

荀子的四大聖道中,其一就是“天人相分”。這天人相分不能從字面上來理解天和人隔離,而是說,天雖然生成了人,但不能完全決定人族的社會,但“君子理天地”,是說人族到了一定時候可以主宰天地。

方運說“天命在人”,是符合荀子思想中的“天生萬物,人為最貴”的理念。

而利用生態平衡滅蠻,就是人族在掌控天地,就是在“君子理天地”,與荀子的思想極為相似。

但是,荀子的“天人相分”和孟子的“天命論”又有所不同。

孟子的理念是,人要順應天道敬畏天道,最好要在思想和道德上與天道相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定勝天和天人合一有共同點,但也有分歧,那就是人是否能“超越”天。

孟子認為人最高的境界也不過是和天一樣,但荀子卻又認為人能控制天,只不過沒有說出“人定勝天”四個字而已。

想到這裡,方運無奈地搖頭,聖道實在太複雜了,光荀子一個人就能讓人精神分裂,贊同荀子的分工論,但很難贊同貴賤論,可又贊同天人相分和人定勝天。

這篇策論若是寫下去,必然會和性本善或性本惡一樣引發相關世家爭論。

方運以前支援孟子的思想,但現在又不得不支援荀子的思想。

方運思索片刻,決定還是用更穩妥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自己現在與荀家交惡,若是自己肯定荀子的思想,荀家的有志之士願意化解,但其他荀家人不可能忘記他文壓荀家的事情,所以沒有必要去做無意義的迎合。

而孟家人幫了自己,那麼自己不需要吹捧孟子,但要儘量做到不能倒打一耙。

方運閉上眼,繼續思考,完善整篇策論,計策和寫策論有不小的差距。

一直到夜晚,方運終於確定這篇策論怎麼寫,並保證與經義的天命統一,甚至也想到如何更改之前的《憶鄉》。

之前的《憶鄉》主要在懷念家鄉,充滿留戀之情,但與天命統一後,可以利用記憶裡的自然變遷來體現天命的不可扭轉,反而更加讓人覺得過去珍貴,懷念之意更加濃烈,可謂誤打誤撞,讓此詩的水平更高一籌。

於是,方運先重新改寫《憶鄉》。

寫完《憶鄉》,方運提筆就要寫策論,但卻沒有立刻下筆,反而在另一片空白的紙上認認真真書寫。

“此文恐引發異動,為防妖蠻眾聖窺視,望三位聖人考官相助,方運感激不盡。”

方運寫完輕嘆一聲,自己這樣寫是誠心誠意,因為接下來要寫的策論對整個聖元大陸的格局都有巨大的影響,至少也是鎮國文章。但還沒寫出來就請眾聖幫忙,必然會被誤認為狂妄。

為了避免妖蠻眾聖發現,方運別無選擇,只能提前提醒。

倒峰山,聖院,眾聖殿。

三位考官坐在大殿深處,每個人的眼中都有無數光華變幻,最終定格在方運那頁白紙上。

左側的老人的神色有細微的變化,似是不悅,但在剎那間恢復正常,之前的變化像是幻覺。

右側的老人拂鬚而笑,道:“勇氣可嘉。”

中間的蜀國半聖米奉典微微一笑,並不說話。

江州文院中,方運向天空一拱手,然後提起筆,緩緩書寫正文。

“臣對:孟子曰天時地利人和,若無人和,便以天時地利勝。天有質而無形,可順可逆。順則五穀豐登,逆則遺禍無窮……”

方運以孟子的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展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