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9章 古文解析:腹中論篇第四十 (第2/5頁)

加入書籤

為我們開啟了一扇理解腹部疾病的新視窗。透過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我們能更深入地認識疾病的本質和規律,為中醫學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時,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中國古代智慧的博大精深,以及周易哲學與中醫學之間的緊密聯絡。在探索醫學奧秘的道路上,周易哲學將繼續為我們指引方向,讓我們更好地為人類健康事業服務。

二、《腹中論篇第四十》原文與譯文如下:

1. 關於鼓脹病:

原文: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

岐伯對曰:名為鼓脹。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

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

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故當病,氣聚於腹也。

譯文:

黃帝問道:有一種心腹脹滿的病,早晨吃了飯晚上就不能再吃,這是什麼病呢?

岐伯回答說:這叫鼓脹病。

黃帝說:如何治療呢?

岐伯說:可用雞矢醴來治療,一劑就能見效,兩劑病就好了。

黃帝說:這種病有時還會復發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這是因為飲食不注意,所以導致病有時復發。這種情況多是正當疾病將要痊癒時,又傷於飲食,使邪氣復聚於腹中,因此鼓脹就會再發。

2. 關於血枯病:

原文:

帝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

帝曰:治之奈何?復以何術?

岐伯曰:以四烏骨一藘茹二物併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飲以鮑魚汁,利腸中及傷肝也。

譯文:

黃帝說:有一種疾病會出現胸脅脹滿,妨礙飲食,發病時先聞到腥臊的氣味,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頭目眩暈,時常大小便出血,這種病叫什麼名字?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岐伯說:這種病的名字叫血枯。得病的原因是在少年的時候患過大的失血病,使內臟有所損傷,或者是醉後肆行房事,使腎氣竭,肝血傷,所以月經閉止而不來。

黃帝說:怎樣治療呢?要用什麼方法使其恢復?

岐伯說:用四份烏賊骨,一份茜草,二藥混合,再加上麻雀卵,製成如小豆大的丸藥,每次服五丸,飯前服藥,用鮑魚湯送服。這個方法可以通利腸道,補益損傷的肝臟。

3. 關於伏梁病:

原文: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鬲,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譯文:

黃帝說:病有少腹堅硬盛滿,且與上下左右的組織相連,這是什麼病呢?可以治療嗎? 岐伯說:病的名字叫伏梁。

黃帝說:伏梁由於什麼引起的?岐伯說:小腹部裹藏著大量膿血,居於腸胃之外,不可能治癒的。在診治時,不宜重按,每因重按而致死。

黃帝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岐伯說:因為病位在小腹及二陰,可以從大小便排出膿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