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章 上古天真蘊妙篇 (第9/12頁)

加入書籤

11點到1點,此時陰長陽消,午睡一刻值千金,但午睡應以“小憩”為主,時間以半個小時為宜,避免午睡時間過長影響晚上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人體恢復精力,調節氣血,增強免疫力。

(四)氣血養生:

氣血的執行與貯藏:人在睡覺的時候,對血液的需求量減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貯藏到肝臟;而當人體從事各種活動時,血液便又及時地執行到所需部位。所以眼睛得到血的營養,才能看見東西;腳得到血的營養,才能走路;手掌得到血的營養,才能握住東西;手指得到血的營養,才能靈巧使用。

氣血的調養:要保持氣血的充盈和順暢,需要注意飲食的調理、適當的運動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飲食上可多吃一些具有補氣血作用的食物,如紅棗、桂圓、豬肝等;運動可以促進氣血的執行,如散步、太極拳等;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等不良習慣,以免損傷氣血。

(五)臟腑養生:

五臟六腑的相互關係:《黃帝內經》認為五臟六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影響。例如,“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說明脾胃是五臟六腑的基礎,脾胃功能正常,才能為其他臟腑提供充足的營養。因此,養生要注重調理脾胃,保持脾胃的健康。

不同臟腑的養生要點:針對不同的臟腑,有不同的養生方法。例如,肝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所以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肝氣鬱結;腎主藏精,是人體的先天之本,要注意養腎固精,避免過度勞累和房勞過度等。

五、從哲學思維的角度來深度解析“上古天真論”,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整體觀:強調人體與自然的統一性,人與自然相互關聯,養生要順應自然規律。

辯證觀:認識到生命過程中的變化與平衡,如腎氣的盛衰、陰陽的協調等。

發展觀:指出人的生長發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養生應順應不同階段的特點。

內因觀:強調人體自身的內在因素,如腎精、情志等對健康的重要性。

道德觀:將道德修養與健康聯絡起來,體現了精神與身體的相互影響。你覺得這樣的解析是否讓你對這一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呢?

六、《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篇第一》原文與譯文如下:

原文: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邪?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