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9章 有真龍? (第2/3頁)

加入書籤

要繁殖地,為了保護這些醜到可愛的小生靈,許多地方都用圍欄圍了起來,只允許它們自由活動,而我們人類則無法通行。”

隨著大家繼續前行,不一會又到了一片比較幽暗的地段,大廳裡雕刻了許多龍的雕刻,大廳右邊有一個側洞,卻被圍欄攔了起來,只開了一個小門放行。導遊小金說到:“這個支洞裡面生活著一種長得最像龍的動物--洞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物種,洞螈主要分佈於歐洲東南部,義大利北部至黑山的亞得里亞海海岸,在我國的崑崙山中也有發現。它們僅生存在巖洞中,基本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直到18世紀中期的時候,人們才發現它的存在。洞螈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穴居兩棲類動物,在地球上沒有什麼“近親”存在,屬於唯一的洞螈物種,體長在20厘米到40厘米之間,當然,由於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溼的洞穴之中,這也導致洞螈的眼睛已經退化了所以,它們對於任何一點的光亮刺激,都會極其敏感,所以,等會我們參觀的時候,不能帶強光的手電筒,需要領取專門的手電筒進去。

經過深入研究,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洞螈竟然是一個極度戀家的神秘生物。它們幾乎無法離開自己熟悉的棲息地,一旦被迫離開,不久後其面板便會逐漸變黑,生命力也隨之減弱。然而,令人稱奇的是,當它們重新回到那黑暗的洞穴時,身體狀況卻能迅速恢復如初。

這種奇特的動物彷彿信奉著“生命在於靜止”這一獨特理念。自誕生伊始,洞螈便會選擇保持一動不動的姿態,甚至可以連續數年不吃不喝而安然無恙。每過大約十二年,洞螈才會迎來一次交配的機會。在此期間,雌性洞螈將負責孵化卵子,直至幼體成功破殼而出。此後,它們又會再度陷入那漫長的“靜止”狀態。

大家每人領取了一把昏暗的手電筒,進入了這個名叫龍窩的昏暗支洞,發現這個支洞很潮溼,頭頂上的石鐘乳上不時會滴落一些水滴,坑道底部有一條淺淺的地下溪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大家發現這裡實際上並不是全黑的,還是有一微弱的亮光,兩側石壁上還有些會發光的蟲子,繼續前進,發現到了一個相對寬闊的空間,頭頂上有一個小天窗,天窗卻不是直的,所以有光線能透進來卻無法直射,顯得非常的昏暗,如果不開啟開手電筒只能看到一些朦朧的影子。

地面上有許多大小不一、深淺各異的水坑和彎彎曲曲的小溪流。大家打著手電筒照射這些水域,發現裡面有很多小魚小蝦和一些小蟲子。這些小動物們大部分身體都呈現出近乎透明或白色的顏色,彷彿它們生活在一個純淨而神秘的世界裡。然而,最令人驚訝的是,竟然在水中發現了幾十條奇特的生物——\"小白龍\"!

這些\"小白龍\"頭部後面兩側長著兩個張開的鮮紅外腮,如同兩支嫩角一般。它們的面板呈現出潔白無瑕的色澤,沒有鱗片,有些類似人類的面板質感。它們擁有四隻小巧玲瓏的腳,一條長長的尾巴,身體非常修長,蜿蜒在砂礫底爬動時,給人一種優雅靈動的感覺。整體來看,這些\"小白龍\"確實與傳說中的龍非常相似,但它們的體型較小,更像是尚未長成的小龍仔。

有人提出了疑問:“不是說洞螈畏光,而且經常不動的嗎?怎麼這裡的好像不怎麼畏光啊,而且看起來也比較活躍啊,經常看到它們捕食啊。”

導遊小金:“這個我也不懂了,動物專家還沒給出解釋。龍窩這裡其實是有比較微弱的光線的,所以這裡的地下河還是有一些苔原植物的,也有一些小蟲子小蟲子生活在水裡,也許是我們小真境環境好食物充足,它們就活躍起來了呢,我們發現洞螈安變得活潑之後,也經常會投餵一些食物給它們,最後結果就是我們這裡的洞螈現在每年都會進行繁殖,而且長得也比較大。洞螈才發現兩百多年又非常稀少,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