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分卷閱讀299 (第1/2頁)

加入書籤

等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昭國許多特別之處。

那些獨特的制度、新穎的生活方式以及百姓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都讓他心中湧起無數疑問。

然而,昭王遠在幷州那一邊,王烈儘管滿腹疑問,也只能在心中默默保持沉默。

誰能想到,昭王竟然親自來到遼東郡視察了,還正好來到了沓津。

所以,明知這一次的主動拜訪有些失禮,但王烈覺得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此次會面,他定要將自己的想法和疑問說出來。

於是,這才有了今日的二人會面。

“大王謬讚,吾來遼東已有數月光景。

遼東之地,雖與中原風貌不同,然亦有其獨特之處。

至於不習慣之處,倒也無甚大礙。

且觀昭國之官員,多勤勉奉公,未見欺上瞞下之態,亦無大不妥之處。大王治下有道,遼東百姓,實乃有福。

荀子有言,上公正,則下易直矣。大王賢明,故官員百姓皆向善也。”

這樣大方的誇讚,楊秋都驚訝了一瞬間。

倒不是她覺得遼東郡現在不配這種誇讚,主要是對方身份是漢朝名士,哪怕在遼東郡逃難,有名士這一身份保護,其必定不會遭遇為難。

所以王烈今日見她,肯定不是為了拍馬屁,這話可能是真心實意……

“王公過譽,遼東郡實有諸多不足之處。官員定有疏漏之處,若王公日後有所察覺,萬望親自指正,以助遼東郡建設日臻完善。”

楊秋此言一出,王烈倒也直接開口了。

“吾本閒人,不應干涉遼東政務。

大王已將遼東郡治理極佳,百姓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得,居者有其屋,大王實已盡善。然吾有一事,不吐不快。

數月以來,吾觀昭國極重教化,遼東鄉里之間,官吏主動教百姓識字,此誠大王善政,百姓之福也。

然吾覺大王雖使子民識字讀書,但其所學書籍略奇,內容以農學、算學、工學、醫學等為主,大王莫非欲棄儒學?”

原來這才是王公今日見自己的目的,這觀察得也未免太仔細了,顯然是真的深入打探過基層的治理情況。

沒錯,楊秋拋棄了這個時代人們啟蒙教化的規律。

在這個時代,通常是先學習《急救篇》這種啟蒙書籍,之後便開始讀儒家經典《詩經》,再然後進行更多的經史子集學習,這是當下讀書人的常態。

可是對於鄉下的百姓以及軍隊的兵卒來說,這些東西的學習當然也有意義。

但楊秋最開始讓人編寫的教材,主要是讓人學習基本的衛生知識,也就是醫學。

再然後是普通的農學知識,加上算學、工學,基本都是對生活技巧的掌握,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然,這些書籍還在編撰完善之中,但目前的趨勢是這個樣子。

所以在外人看來,楊秋讓普通人學習的書籍基本都是雜學書籍。

至少以目前士族階層來看,學的東西甚至算是下九流,除了算學。

但楊秋有自己的想法。

現在又不可能有電視大張旗鼓地宣傳什麼衛生知識,比如如何消毒、如何注重衛生、如何避免瘟疫?

這些內容從一開始就編寫在書籍裡面傳播出去了。

更何況,鄉里之間的人雖然都可以上進考試,但肯定會有人考不上的。

這種時候,肯定要給這些人準備其他出路。

雜學的書籍可能讓這些人擅長種地,也可能未來去當醫生,也有可能去當工匠,反正都是出路。

對於楊秋來說,她要培養各方面的人才,但陰差陽錯之下,那群士族階層竟然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