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5章 敲打朱棣(下) (第2/3頁)

加入書籤

受到朱棣真摯的情感,也輕輕回抱了一下,“四叔,我知道您一直對我好。”朱棣鬆開朱雄英,雙手扶著他的肩膀,仔細端詳著他的臉,“你長得真像大哥,看到你,就像看到大哥當年一樣。”

這時,朱棣才像是突然回過神來,意識到朱元璋還在大殿之上,他趕忙轉身,重新跪下,“父皇,兒臣失態了,只是見到雄英侄兒,想起了與大哥的過往,情難自禁,請父皇恕罪。”他的頭深深低下,身體微微顫抖,等待著朱元璋的發落,而大殿內的氣氛也因朱棣這一番舉動變得更加微妙和凝重,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視著朱元璋的反應。

朱雄英身為穿越者,此刻內心的震撼簡直難以言表。他望著眼前這位即將成為永樂大帝的朱棣,思緒如脫韁之馬般狂奔。在歷史的長河中,他深知朱棣將會創造出何等輝煌的偉業。

從那震撼古今的靖難之役,以一方藩王之力逆襲奪取皇位,到登基後派遣鄭和率領龐大艦隊七下西洋,揚大明國威於海外,使萬國來朝,讓世界見識到東方巨龍的強盛與威嚴。還有那遷都北平的壯舉,穩固了北方邊防,奠定了明清兩代的政治格局。編修《永樂大典》,匯聚天下知識,成為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峨豐碑。

如今,能親眼目睹這位傳奇人物,並且與他處在同一時空,朱雄英激動得心跳加速。他明白,眼前的一切都不再是史書上冰冷的文字記載,而是鮮活生動、觸手可及的歷史畫卷。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眼神中透著一絲滿意。他看著朱棣與朱雄英之間的情誼,心中暗自思忖,這皇家的血脈終究還是有著割捨不斷的情誼。他深知朱棣的能力與野心,但只要這份對家族的忠誠和對晚輩的關愛尚在,或許大明的江山便可在朱家子孫的傳承中平穩延續。

“老四,你能如此珍視與雄英的叔侄情分,咱甚感欣慰。”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裡少了幾分嚴厲,多了些許平和,“咱所盼者,是我朱家一門和睦,共守這大明江山。雄英乃咱之嫡長孫,以後也是大明未來的皇帝,你要輔佐他,守護好大明的邊疆。”

朱棣依舊跪地,恭敬地回應:“父皇放心,兒臣定當遵循教誨,以家族和大明社稷為重,絕無半分違逆。”

朱雄英亦上前一步,向朱元璋行禮道:“爺爺,孫兒定當努力。”

朱元璋微微點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今日之事,權且當作一次警示與告誡。往後莫要再生出些無端的心思,懂嗎?”說罷,他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朱棣一家如蒙大赦,緩緩起身,腳步虛浮地向後退去。朱棣走在最前面,他的脊背微微彎曲,往日的英挺身姿彷彿被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會面壓彎了幾分。每一步都邁得極為謹慎,像是生怕驚擾了這看似平靜的大殿氛圍,又似在這皇宮的威嚴之下艱難地找尋著平衡。

徐王妃緊緊跟在朱棣身旁,她的手微微顫抖著,緊緊拽著衣角,以掩飾內心的惶恐不安。她不敢抬頭直視前方,只能用餘光悄悄打量著周圍,眼神中滿是敬畏與緊張。

朱高熾邁著沉重的步伐,他的額頭佈滿了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緩緩滑落,卻不敢抬手擦拭。他深知今日之事猶如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雖暫時落下,卻隨時可能再次斬落,將全家拖入萬劫不復之地。

朱高煦則低著頭,眼神中仍殘留著些許驚恐,他的嘴唇微微顫抖,似乎還在回味著剛剛那令人膽寒的質問與警告。平日裡的那股子莽撞與驕縱早已消失不見,只剩下無盡的後怕與對未來的迷茫。

朱高燧年紀尚小,小臉煞白,緊緊拽著母親的衣袖,彷彿那是他在這驚濤駭浪中的唯一依靠。

一家人就這樣顫顫巍巍地退出大殿,直至那厚重的殿門在身後緩緩關上,他們才稍稍鬆了口氣。

朱元璋目光轉向朱雄英,眼神中帶著審視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