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賞罰分明振綱紀,勵軍興國振朝綱 (第3/5頁)
齊聲頌揚,聲音迴盪在空曠的殿堂,如同天籟之音,為這莊嚴時刻更添幾分莊重。
忽而,一聲沉穩而有力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啟稟陛下,微臣熊文燦有言。”
“愛卿但說無妨。”朱由檢輕輕抬手,語氣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一絲鼓勵。
熊文燦躬身一禮,繼而緩緩言道:“陛下仁德廣佈,此番封賞之豐厚,實乃前所未有,微臣憂慮,若此後我大明將士每有戰功,皆望此等厚賜,恐非國家長久之計。”言畢,他目光掃過群臣,期待中又帶著幾分憂慮。
群臣聞言,面面相覷後,紛紛附和:“臣等亦覺如此,懇請陛下聖裁。”聲音匯聚成潮,響徹朝堂。
朱由檢聞言,眉頭微蹙,旋即舒展,目光如炬,掃視全場,緩緩道:“諸卿所慮,朕已明瞭。然,朕意已決,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乃我大明立國之本,亦是激勵將士奮勇向前之要義。勝戰封賞,非為奢侈,乃為彰顯忠勇,激勵後來者。至於國計民生,自有朕與諸卿共謀良策,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言畢,朱由檢起身,袍袖一揮,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油然而生:“爾等無需再議,大明賞罰,自有法度。有功者,朕不吝重賞;有過者,亦必嚴懲不貸。如此,方顯我大明王朝之公正嚴明,亦能激勵將士們為國效命,開創萬世基業!”
此言一出,群臣皆俯首稱頌,朝堂之上再次迴盪起“皇上聖明”的頌揚之聲,而這份聲音中,更添了幾分堅定與信念,彷彿預示著大明王朝即將迎來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
朱由檢的話語,宛如金石擲地,迴響在空曠的大殿之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與力量,讓周遭的空氣都為之一凝。“朕意已決,”朱由檢的聲音再次響起,沉穩而有力,穿透了每一個靜默的靈魂,“即刻傳旨,凡能生擒張獻忠者,朕必不吝封賞,賜千戶之爵,以彰其功。”
他深知,張獻忠如野火燎原,雖一時受挫,其野心與勢力猶存,假以時日,必成朝廷心腹大患。此番懸賞,不僅是對張獻忠的警示,更是對天下英雄豪傑的召喚,誓要根除這亂世毒瘤,還天下以太平。
此言一出,大殿內雖仍是一片寂靜,但空氣中已悄然瀰漫起一股激昂的鬥志與期待。群臣心中暗自思量,或許,這便是他們誓死追隨的君王,一個能在風雨飄搖中依然堅定信念,以雷霆萬鈞之勢引領國家走向復興的英主。
聖諭如雷霆貫耳,自皇城之巔轟鳴而下,震顫了大明每一寸土地,彷彿天地間都為之色變。《詩經》有云:“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言誠哉,聖明之主,當以德治國,以法治軍,如此,則可使國家昌盛,萬民安康。
這不僅僅是一道旨意,而是誓要斬斷亂世陰霾,讓張獻忠的陰影永遠湮滅在歷史塵埃中的決絕之令。一時間,風雲變色,大明境內戰鼓雷動,鐵騎馳騁,誓要將那叛亂的火焰徹底撲滅。正如《易經》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大明帝國,正以其不屈的精神,奮力驅散籠罩於華夏大地的陰雲。
這場戰役,不僅是武力的較量,更是民心之海的翻湧,億萬子民仰望蒼穹,眼中閃爍著對和平的渴望與對聖明君主的期盼。朱由檢,這位帝王之心,深邃如海,他的每一次抉擇都似暗流湧動,引領著國家航向未知的彼岸。
而今,他心中又燃起了另一把火,那是對徹底安定天下的執著追求。在這宏偉藍圖之中,闖王高迎祥的名字,如同磐石般橫亙於路,成為不得不跨越的障礙。然而,更令帝王夜不能寐的,是那隱藏在暗處的鋒芒——李自成。此人智勇雙全,野心勃勃,如同草原上的餓狼,時刻窺伺著大明的疆土,其威脅之深,遠非高迎祥所能及。
在朱由檢的心中,唯有將這兩位亂世梟雄一併拔除,方能算是對天下蒼生有了一個交代,也才算是完成了自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