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7章 新增一塊根據地 (第1/3頁)

加入書籤

隨著如皋縣匯聚了江南地區大半的造船工匠,在充足原料供應的保障下,所有船廠的工匠們都實行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如皋領地內的大小船廠,無論晝夜,燈火輝煌,照得如同白晝一般。船廠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一批接一批地將海船送入水中。如今,海船的運載能力已經不再是制約移民數量的主要因素。糧食產量取而代之,成為了新的瓶頸。當然,隨著海外領土產糧區的持續開發,預計今年大移民的數量將會實現翻倍增長。儘管目前的造船能力足以滿足移民運輸的需求,但這並不意味著造船業的步伐會放緩。事實上,每一艘新建的船隻都能立即投入到生產中,為蘇星雲的捕撈業貢獻力量,而他的捕撈業是沒有休漁期的。

至於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問題,蘇星雲選擇將其留給後人去思考和解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儘可能地快速發展經濟和確保人民的溫飽。未來有著無數山清水秀、肥沃富饒的土地等待著人們去開發和佔領。

船隻數量的增加有力地推動了航海業的發展,就連日本的航道也已被成功打通。對於現在的日本,蘇星雲並沒有太多精力去特別對付它。當下的日本,對於中原地區的淪陷,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哀傷的情緒。當然,幾百年後,日本人的心思可能會發生變化。歷史上,他們在崖山之後聲稱“無中國”,在明朝之後宣稱“無華夏”,試圖取代中華文明圈的正統地位。然而,如今的日本還無暇顧及這些宏大的野心,他們正忙於處理自己國內繁瑣而棘手的家務事。

這個時期,日本恰逢南北朝時期,這種局面的產生源於上次倒幕戰爭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在倒幕成功之後,日本的醍醐天皇並未兌現承諾,讓那些幫助他重新掌權的武士階層獲得應有的權利。相反,他大量任用公卿階層,這一舉動激起了原倒幕大將軍足利尊氏的強烈不滿。於是,接下來的發展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掌握著實權的足利尊氏決定扶持一個更加聽話的天皇來取代醍醐天皇。在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天皇那彷彿披著不死光環般的特殊地位。作為天照大神的子孫,天皇的身份讓足利尊氏並未產生將其斬草除根的極端想法。結果,被廢黜的醍醐天皇帶著據說是天照大神遺留的三件神器,倉皇逃往南方——咳咳,所謂的南方,實際上也就是向南幾十裡之外的吉野。

當蘇星雲得知日本的這些訊息後,他迅速做出了關於貿易路線的決策。雖然之前說過蘇星雲並不打算刻意針對日本,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放過這個機會。為了謀取利益,蘇星雲這個曾經的帝國主義者角色轉變得極其迅速。既然存在戰爭,那麼軍火市場自然應運而生。在這個市場中,支援弱勢一方與強勢一方進行對抗,是確保市場長期存在並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佳策略。當然,就目前日本這種小兒科級別的戰爭而言,還談不上有什麼大規模的市場。但考慮到日本豐富的硫磺資源,蘇星雲決定投身於這場外來勢力干涉的遊戲之中。

當第一支飛箭船隊出現在現今日本的紀伊半島時,當地的日本人驚慌失措,誤以為元朝再次發動了遠征。附近的大名小山家族急忙向周邊的其他大名發出求救訊號,甚至有人喊出了全日本團結一致對抗外敵的口號。這也難怪,此時的南朝已經被北朝壓得喘不過氣來,全國大約 70%的勢力都傾向於北朝。蘇星雲選擇在這個地方登陸,自然有他的考量。畢竟東京灣的地理位置要優越得多。南方的那些大名試圖藉助這個口號來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或者至少希望掌握這場抗元鬥爭的大義,以免北朝在背後對自己下手。然而,當一千名烏合之眾組成的南朝大軍抵達蘇星雲的登陸地點,並與共合軍的三百水手組成的方陣對峙時,雙方開始進行談判。隨著誤會的消除,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這支從海外領土來的船隊並非為了打仗,而是為了貿易。

日本南朝方面表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