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6章 軍隊文化建設與政委制度 (第1/4頁)

加入書籤

1341年的夏天,蘇星雲成功延緩了元朝對小黃洲的猜疑,為小黃洲爭取到了一個的和平發展時期。利用這段時間,蘇星雲開始深入整治領地內部的各種問題。

他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行政組,這支隊伍不僅負責收取農民收成中的三成作為稅收的業務(這一比例經過科學測算,既保證政府運作所需,又不至於剝削農民),還承擔著統籌全域性、協調各方的重要職責。

同時大幅削減了對工業和農業的補貼,鼓勵工廠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直接進行市場化運營。這種情況之下,就強迫工廠更加註重產品質量和成本控制,確保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同時,工廠還需將三成的純利潤上繳給行政組,作為對公共服務的貢獻和對政府支援的回饋。

蘇星雲讓工廠與農業和深度繫結,推動建立了“農工聯動”機制。例如,工廠可以優先採購本地農民的農產品作為原料,而農民也可以透過工廠的銷售渠道將農產品銷往更廣闊的市場。

行政組根據各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對和州的貢獻度進行精準扶持。對於具有戰略意義或高成長性的產業,如紡織、冶煉等,行政組不僅提供資金、技術上的支援,還透過政策傾斜、稅收優惠等方式,推動這些產業快速發展。

蘇星雲認為,行政組如同後世的政府,需接受監督。他贊同“納稅與代表權相連”的觀念,但強調這不應僅限於個人,否則富人將主導政治。他認為,以生產單位(如鋼鐵廠)的整體納稅額為基礎,分配監督政府的代表名額。在鋼鐵廠中,這些名額應由全體工人選舉產生,而非僅由廠主決定。因為工廠的運轉和財富的創造依賴於所有工人的努力,他們是真正的生產力。這樣,政府才能更全面地代表民眾利益,而非少數資本家的意志。

舉個現例項子,就像現代企業的股東大會,雖然大股東擁有更多投票權,但企業的運營和成功離不開全體員工的辛勤工作。蘇星雲的提議,就是希望在企業與政府之間,也能建立一種類似的平衡機制,確保勞動者的聲音被充分聽取和尊重。

在大會上,首次選出的100名政策財務監督代表中,農民佔據了七成席位。當行政組公開財務賬目時,一個驚人的事實浮出水面:除了常規的領地稅收,還有鉅額的資金和糧食是蘇星雲個人名義注入。這筆龐大的額外投入,這才讓這些代表們知道,蘇星雲非但沒有從領地經營中牟利,反而自掏腰包,為領地的繁榮傾注了大量個人財富。

同時,面對代表們對蘇星雲財富來源的質疑,為了證明行政組資料的真實性並維護其公信力,蘇星雲決定展示自己的識海空間”,以此表明自己擁有超乎常人的能力來支援領地發展。本來這樣做是強調行政工作的透明與公正,但在民眾中卻意外引發了轟動。

並且,數月前,蘇星雲以一己之力擊退千人的英勇事蹟已在領地內廣為流傳,成為護村隊新成員口中的傳奇。而今,他再次以神秘莫測的手段展現了自己的非凡之處,這不僅加深了人們對他能力的敬畏,也讓“天命之子”的傳說不脛而走。

蘇星雲對於外界流言不置與否。現在蘇星雲把精力放在教育上,特別是識字推廣,這是提升領地生產力的最關鍵因素,以前蘇星雲覺得不是特別重要,但是深入接觸後才發現,這裡人的文化水平差的難以想象,讓他感覺很難溝通。

領地內的教育組針對16歲以下少年實施了全面的免費教育政策。儘管蘇星雲在其他領域的資金投入有所縮減,但對教育組的支援卻從未削減,反而逐年增加。教育是改變領地,也是改變歷史慣性的唯一辦法。

隨著接受免費教育的孩子數量不斷增長,蘇星雲依然不降低對優秀學生的獎勵措施,特別是三餐補助標準始終如一。這是對學生努力學習的認可與鼓勵,也是對他們未來可能成為領地乃至國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