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2章 解析素第33章 評熱病論 (第3/5頁)

加入書籤

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且夫《熱論》曰: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今脈不與汗相應,此不勝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見三死,不見一生,雖愈必死也。

譯文:岐伯說:人所以能夠出汗,是依賴於水谷所化生的精氣。現在邪氣與正氣交爭於骨肉之間而能夠出汗,這是邪氣退而精氣勝的表現。精氣勝,就應該能吃東西而不再發熱。如果發熱一再發作,這是邪氣還存在的緣故。出汗是精氣抗邪的表現,現在出汗後又發熱,是邪氣勝。不能吃東西,是精氣缺乏來源以供養,邪正相搏而病邪留著不除,病人的生命就會立即發生危險。《熱論》說:汗出而脈象仍躁盛的,是死證。現在脈象與出汗不相應,這是精氣已經不能勝過病邪,死亡的徵象是很明顯的。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是失神的表現,失神也是死證。現在已見到了三種死證,卻沒有一點生機,病雖可能稍有減輕,但終究是要死亡的。

原文:帝曰:有病身熱汗出煩滿,煩滿不為汗解,此為何病?

譯文:黃帝說:有的病人身體發熱,出汗,心中煩悶,煩悶不因出汗而緩解,這是什麼病呢?

原文:岐伯曰:汗出而身熱者,風也;汗出而煩滿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風厥。

譯文:岐伯說:出汗而身體發熱,這是感受了風邪;出汗而煩悶不解,這是表裡陽氣均逆亂不通所致,這種病名叫風厥。

原文:帝曰:願聞其治。

譯文:黃帝說:希望聽聽這種病的治療方法。

原文:岐伯曰: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為表裡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

譯文:岐伯說:太陽經主管人身的陽氣,所以太陽首先感受風邪。少陰與太陽相為表裡,表熱而裡必應,少陰的熱氣也會隨之而上逆,上逆就會發生厥逆。

原文:帝曰:治之奈何

譯文:黃帝說:怎樣治療呢?

原文:岐伯曰:以救俯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也。

譯文:岐伯說:應根據病人俯仰的情況,分別進行治療。首先應使其胸中通暢,俯仰自如。太陽經是治療的主要部位。病人因咳出青黃色粘痰,應使痰從口中或鼻中排出,否則會傷肺,甚至導致死亡。精力旺盛的青年人經適當治療三日可愈;中年人五日可愈;老年人七日始愈。

四、從周易哲學的幾個方面對《黃帝內經·素問·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的深度解析:

1. 陰陽平衡與疾病:

陰陽的對立:在《周易》中,陰陽是相互對立的基本概念。對應到《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中,疾病的發生可以看作是人體陰陽失衡的表現。例如,文中提到的“陰陽交”這種病症,患者汗出後又復熱、脈躁疾、狂言不能食,這反映出人體內部的正邪之氣相互交爭,陽氣過盛而陰氣不能制約,導致陰陽失調。正常情況下,人體的陰陽處於動態平衡中,陽氣主外、主衛護,陰氣主內、主滋養,二者相互協調維持人體的健康。而溫熱病患者出現的這些症狀,打破了陰陽的平衡狀態,正如《周易》中陰陽失衡會引發變化和動盪一樣,人體陰陽失衡便導致了疾病的發生。

陰陽的轉化:《周易》強調陰陽的相互轉化。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類似的轉化現象。比如,起初患者可能只是普通的溫熱病症狀,但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能會演變為“陰陽交”等更為嚴重的病症,這體現了疾病由陽證向陰證或由輕向重的轉化。反之,如果治療得當,病情也可能逐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